第二百八十三章 商都诡事-《天残地缺传》
第(1/3)页
戴文忠在一旁忙介绍道:李大侠,这位就是当今圣上。李残见他小小年纪却不怕生,不禁微感诧异。
于是回答道:陛下,臣是来保驾的。小皇帝歪着头问道,既是保价为何又不贵?
戴老师告说我是皇帝,除了我娘别人都得向我下跪。李残忙回答是是。
然后双膝跪倒高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句话一出口,随行的文武百官才算是放了心。
小皇帝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又指着美雪说道,你呢?戴文忠解释道:陛下,此女子乃是扶桑国秋筱宫亲王,按本朝律例无需下跪,只行礼即可。
小皇帝,却忽然摇了摇头:戴先生,可书上不是这么写的。书上说我中华天朝上国。
圣天子在朝,夷狄当三跪九叩才是。就是他们的国主来了,也理当向我磕头,怎么区区一个亲王就可以不下跪呢?
戴文忠不免有些尴尬的说道:启奏陛下,规矩已经改了。先帝在朝时为了防白虎番作乱,与扶桑、百越等国约为兄弟,其使臣按律……按律不用下跪……听了这话小皇帝不置可否,而是嗯了一声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旁人真的很难把这幅神情和一个四岁的孩子联系到一起。戴文忠轻声说道,陛下外面天气冷,又乱哄哄的,您先回车里坐着吧。
小皇帝又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走?我还没到皇宫外面看过呢。脸上竟是跃跃欲试的神情。
戴文忠苦笑一声:快了陛下,咱们一会儿就走。小皇帝终于不再提问,钻回到马车中。
李残四下望了望,低声对戴文忠说道:这孩子……不,是陛下如此年幼,国家又在危急存亡之际,他能担得起这重任吗?
戴文忠叹了口气,先帝无子,这已经是在宗室里过继来的了。陛下虽然年幼,但好在心地纯良。
我们做大臣的倾力教导,相信他能在这乱世中成长为一代明君。哦对了……他忽然一错身:我给你介绍个人,这位就是我一直提到的佐藤良介先生。
李残闪目观瞧,但见一个矮小的身影。此人身长不过五尺,但却顶着一股蓬勃的精气神,眉宇间不怒自威,让人不敢小视。
他用仍然有些生涩的汉化,向李残问好:李君,久仰大名。我听说你为扶桑国兴利除弊,是大大的英雄。
李残道:岂敢。然后回头对美雪说:妹子,这是你家乡的人,你来见见。
可话音未落,却见美雪,神色惊慌,牙齿不住打颤,似乎十分惧怕这个叫佐藤良介的。
李残一愣道:你怎么了?这时只听佐藤良介笑了笑,接话道:李君有所不知,按照福桑皇室的规矩,亲王殿下见到我之后,应当立即将我处死才是。
李残不解:这又是为什么?佐藤良介叹了口气:唉,这要从在下的父亲说起了。
家父本是扶桑皇帝的阁臣,官居三品。可后来因为卷入幕府与陛下的斗争而成为牺牲品,在下的一家人只好东渡大梁避难。
这虽是陈年往事了,但当年扶桑皇帝通缉在下的诏书仍没有失效,所以在亲王殿下眼里,我应该仍是个有罪之人吧。
李残回头问美雪:真的是这样吗?美雪默然点了点头。李残道:如今时过境迁,这位左藤兄在大梁身居高位,也算入籍了。
你就全当不知道这回事儿如何?美雪仍然不打,轻轻的嗯了一声。这时只见一名侍卫跑上来说道:启禀。
左相、右相,一切准备妥当,是否出发?戴文忠和良介对视一眼,刚想下令,却听美雪道:且慢,不知两位大人准备将陛下移到何处?
她此刻已恢复了平日的神色,看上去温柔娴静,气度雍容无比。说完后向李残轻轻的一笑,似乎在告诉他不要担心自己。
李残看得呆了,不禁没听清她说些什么。戴文忠答道:我们想移都到南方。
江南钱粮丰富,又是鱼米之乡。那里应该有合适的地点,我想十有八九会是金陵吧。
美雪却摇了摇头:不妥。若果真如此二位便是大梁最大的罪人。戴文忠和良介吓了一跳,齐声问道:亲王何出此言?
美雪道:如今天下大乱,已成定局。若是迁都到长江以南,中原百姓看不到朝廷抗击匈奴的决心,势必纷纷倒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