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先做散户后坐庄,一路杀穿!” 回到学校后,陈行舟首次修改自己的QQ个性签名。 接下来整整一周,陈行舟登陆QQ时,都没有听到好友验证消息那熟悉的“咳咳”声响。 不过,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九点,他都会准时收到李澜发来的“股市前瞻信息”和“优质股推荐”系列短信。 军训还在继续,陈行舟肉眼可见的晒黑了一圈,甚至还有点黑眼圈,这倒不是因为军训期间隔三差五找苏瑾瑜打ball所导致,而是最近熬夜写了篇关于A股的发展研究论文。 大一新生写论文,这听起来挺疯狂的,可陈行舟不仅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还趁着周五突发强对流天气,全体休整半天的空档,带着这篇论文,前往经管学院行政办公楼,敲门进入了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李光宗的办公室。 来之前,陈行舟已经做过功课,李院长在金融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和行为金融等领域有多年研究经验,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和国际一流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24篇。 重要的是,陈行舟在刚拿到的金融二班大一上学期课程表中,金融导论课的任课老师,正是李院长。 除此之外,李院长还是广西人。 说实话,李光宗自1997年担任岭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以来,从未见过哪个身穿军训服的大一新生,递来一份上万字的稿子,跑到办公室请他帮忙审阅。 这事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叫陈行舟的新生,竟然将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当下的股权分置改革有效的结合起来,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地写出了富有前瞻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没错,从专业角度审阅这份稿子,李院长对它的定性是,研究报告,而非普通的、空洞的、滥竽充数的论文。 “写得非常不错。” 李光宗从头到尾,仔细看了足足半小时,先是给出了高度评价,随后指着文中的部分小纰漏指点道:“这个文章排版、错别字要注意,还有部分金融方面的专业名词,需要润润色。” 当然,他也是通过文中暴露的少量常识性小问题,看出这篇报告大概率是出自面前这位大一新生之手的原版初稿。 但,瑕不掩瑜,如此年纪,能写出这么高水平的股市研究报告,堪称才华横溢。 “谢谢院长,我拿回去按照您的指导意见修改,下周一再拿过来请您斧正,可以吗?” 陈行舟说话做事的目地性很强,却知道掌握分寸、循序渐进,大多数人或事,都讲究一回生,二回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