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橡胶股灾-《清末》


    第(3/3)页

    巡抚参道台,自然是一参一个准,随后朝廷颁旨,斥责蔡乃煌接管道库以来屡以周转不灵,请部接济,这次又以市面恐慌为恫吓,以还期迫促为要求,实则是罔利营私,不顾大局,将其革职,并勒令两个月以内将经手款项缴清。

    蔡乃煌接到朝廷的革职令,又羞又愤,向源丰润等钱庄火速追还官款,而就在这时,外国银行突然宣布拒收二十一家上海钱庄的庄票,于是源丰润应声而倒,其亏欠公私款项达2两千余万两,它在北京、天津等地的十七家分号也同时歇业。

    《东方杂志》报道,源丰润天津分号歇业,天津总商会不得不帮助各商家向大清、交通、志成和直隶四家银行借银一百万两以稳定人心。

    义善源是上海银钱业的另一支柱,它的大股东是李瀚章的儿子李经楚,李经楚任交通银行第一任总理时,帮理是袁世凯的亲信梁士诒,1910年底,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为了夺回被袁世凯抢去的权、利并打击梁士诒的势力,秘查梁士诒在交通银行经手的帐目。

    当源丰润倒闭时,李经楚曾向交通银行借款二百八十七万余两,帮助义善源渡过了危机。

    听说盛宣怀查帐,李赶紧将交通银行借款归还,导致义善源上海总号仅剩现银七千两,命悬一线的义善源试图用手中所持有的上海各企业的股票向上海道借银十万两,却为新任道台刘燕冀一口拒绝,不久之后义善源计无可出,只得宣布倒闭。

    在这一世,有了徐卫的干预,橡胶热提前爆发,而且由于徐氏汽车公司使用了超过前世百分之一百五十的橡胶用量也使得这次的橡胶涨价的速度比上一世更快,涨价的幅度也比上一世更高。

    其实,橡胶使用量的成倍增加自然会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缓解股灾的到来,如果没有人为的参与,这次的橡胶股灾很有可能比上一世来的更晚,破坏度也会更小。

    不过这些都只是假设,现实情况是徐卫这个贱人将自己手底下已经仅仅值二十元每股的南洋橡胶公司以被炒作出来的一百二十元高价的百分之八十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南洋本地的华人公司,在获得十倍的利润之后他却将实验室内刚刚研制出来的合成橡胶的论文发表了出来,并且指出徐氏汽车公司除豪华汽车外全部使用已经能够大量生产的合成橡胶,于是在橡胶使用大户摈弃天然橡胶后,橡胶的价格出现了暴跌。

    还是因为徐卫的关系,这次橡胶股灾并不是从伦敦开始,然后蔓延到全世界,而是在徐氏实验室一份关于合成橡胶的论文报告下整个世界的橡胶股票出奇的保持了一致,其下跌的时间前后不超过二十四个小时,也使得那些消息灵通的洋人也在这次股灾中赔的底掉。

    自从橡胶股票开始被热炒,徐卫的南洋橡胶公司在其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它一边在南洋大肆收购橡胶园,一边在上海揭那些皮包橡胶公司的老底,这使得那些有钱又有见识的富商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南洋橡胶公司这个庞然大物中,其他的橡胶公司在这期间虽然不能说步履维新,却真真没有赚多少钱。

    通观全局,这次橡胶股灾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将橡胶公司卖出去的徐卫,自然最大的买单者自然就是这家名义上是华人开设的,其实背后是受日本政府操控的投资公司,当然另一个大的买单者自然要数为此丢掉江山的满清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