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穿越东京泡沫时代》


    第(3/3)页

    随着老大哥的离开,海湾那边的战争又震撼了全世界,这种情况将会被催化到极限。

    好莱坞大片出海,横扫全世界,疯狂输出阿美利卡文化与价值观。

    而百老汇也因此吃到了巨大的红利,帮助它在原本机制极尽崩溃的情况下,进入了又一个辉煌。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对于彼得·彼得森的投资,突然多了一些兴趣。

    趁着低潮期入场,趁着“西风”高涨肯定能获得丰厚的汇报。

    而羽生秀树还意识到一件事,那便是投资百老汇,给他带来的绝非直接金钱收益那么简单。

    首先,投资百老汇,可以让他更方便的获取百老汇剧目的电影改编权。

    虽然随着大片时代来临,百老汇剧目的改编在好劳务日渐式微,但偶尔也会有不错的剧目故事,适合在冲奖赛道上发力。

    其次,未来百老汇作为阿美利卡对外展示得重要“文化”舞台之一,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帮他推广IP的舞台。

    举个例子,演出漫威故事的舞台剧。

    不过这似乎不会被某些坚持传统的百老汇剧院接受。

    但没关系,内百老汇不成,他就再投资外百老汇剧场。

    到时候只要剧目能取得成功,财帛动人心之下,他就不信其他剧场不会跟进。

    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加速这些IP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推广速度。

    想到这里,他缓缓开口道。

    “彼得,我对这些投资很感兴趣,但觉得有些投资不够合理。”

    彼得·彼得森赶忙问,“比如呢?”

    羽生秀树说,“比如这份剧场投资,有些剧院虽然在内百老汇,但本身却毫无价值,甚至还不如外百老汇的热门剧场。”

    听到羽生秀树的话,彼得·彼得森摊摊手道,“Seraphim,这很合理,因为这就是投资组合的意义。

    就好像好莱坞的电影拼盘投资一样,你作为环球影业的老板,应该很清楚这点。”

    羽生秀树当然知道彼得·彼得森在说什么,这种组合投资,肯定是将优质投资和劣质投资打包起来出售。

    只是羽生秀树很好奇,彼得·彼得森这家伙到底是如何与百老汇的投资人沟通的。

    不过他知道百老汇背后有剧院联盟,以及剧院管理公司,或许这些势力和彼得·彼得森达成了某些协议。

    可即便如此,却也不代表他愿意接受彼得·彼得森提供的投资组合。

    羽生秀树拿过资料,用笔在纸上圈定了多个剧院的名称,然后对彼得·彼得森说,“如果我投资的话,这个投资组合里,我只愿意接受这几个剧院。”

    彼得·彼得森眼看羽生秀树提出条件,并且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彼得·彼得森非但不恼火,反而异常开心。

    因为羽生秀树既然愿意提条件,那就证明羽生秀树是真心想要投资的。

    比起投资组合的变化,他其实更看重的是投资成功。

    如今百老汇日子不好过,有些投资人着急脱手,有些人则急需要资金支持,所以才会联系上他,并给予高昂的回报。

    羽生秀树这位从事娱乐传媒行业的超级富豪,不管对百老汇,还是他而言,都是最优的人选。

    彼得·彼得森笑道,“Seraphim,只是这几家的话,你知道是不肯能的。”

    羽生秀树强势道,“彼得,我是投资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彼得·彼得森又圈了几个剧院名字劝道,“不如再加上这几家如何?”

    羽生秀树轻笑道,“呵呵,那你还不如帮我添几家外百老汇的剧院呢。”

    彼得·彼得森惊喜道,“你对外百老汇也感兴趣?”

    羽生秀树说,“只要能赚钱的投资,我都感兴趣。”

    “那不如……”

    “可以,不过……”

    ……

    就这样,两个人围绕投资进行各种拉扯,直到临近傍晚才告一段落。

    不是因为投资已经敲定,这么大的投资,根本不肯能如此快就确定。

    接下来,彼得·彼得森还会根据羽生秀树的要求,重新制定搭配投资组合。

    而羽生秀树也会安排手下,对投资进行详细的调查,然后接替他与彼得·彼得森进行接触。

    只能说了,这项投资才刚刚开始而已。

    咖啡店内,彼得·彼得森收起资料对羽生秀树说,“Seraphim,你可真是谨慎。”

    “数亿美元的投资,当然值得我谨慎。”

    羽生秀树虽然有钱,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然后就在这时,一直充当花瓶,全程都没说几句话的格蕾·海斯,却突然冲羽生秀树发出邀请。

    “既然Seraphim先生到百老汇了,不如一起去看场演出如何?”

    关于电视媒体、电影、百老汇的影响,纯属我一家之言,为剧情服务,与事实不符之处还望谅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