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朝堂风雨-《天残地缺传》
第(2/3)页
他忽然想起,清平六年——也就是三十一年前,自己刚刚入朝为官时的旧事。当日情形和今日颇为相似,一切历历在目。
边地一封羽书至京阙,热血烧得年轻的曾子宇彻夜难眠。他居然提笔写下七十多道国策,以其富国强兵、扫除边患。
然而,正因为这封折子,他蹲了两年大狱。也懂得了人间冷暖和官场无情。
等他再入官场时,心如寒铁,天下已无对手。
说起来,人和人的命还真是不一样。
自己在死里逃生,再度入朝为官。而那些前线的将士却再也回不来了。曾子宇哭过,但他明白:眼泪太廉价了。
这世界就是这样,都是肩膀上抗一颗脑袋,相差之大,却叫一个天差地别。那些热血儿郎想得太少,被人杀了头也是活该。而他曾子宇思虑宏伟,享受些权力带来的快乐,亦属理所当然。
人呐……人呐……
正胡思乱想间,司礼太监突然高声唱道:“圣上到!百官恭迎天子!”
曾子宇麻利的跪了下去,完全看不出是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紧接着又是问圣安等一套例行公事,皇帝在一片歌功颂德中来到御座前。
天子姓李讳肇元。他身材瘦长,面容清秀。身披道袍,头戴鹤冠,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当今天子承继大统时已三十有余,二十多年过去了,面容却一点也不见老。这也难怪,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炼丹修道,至于国家大事,则全部甩给朝中大臣去处理。
天下人皆以为皇帝怠政,但只有曾子宇知道,陛下这叫垂拱而治,是极高明的手段。
说起本朝,勤政的皇帝不是没有。太祖武皇帝,世宗文皇帝,那都是绝对的工作狂,把臣子们都折腾得苦不堪言。
不知是不是这种不要命的架势,吓坏了子孙。总之接下来的几位皇帝,却是一个赛一个的懒。有的喜欢寄情山水;有的喜欢文弄墨;更有甚者唯一的爱好便是逛窑子,在坊间留下了不少艳史。
而当今天子则不同,他看似清静无为,不理俗务,却时时刻刻目不转睛的盯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不了然于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