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无尽的乡愁堪与何人说。-《医世帝妃》


    第(1/3)页

    第九十三章:无尽的乡愁堪与何人说。

    这涂御史逢人便夸五女儿是如何的才情绝代、不可一世,但如今却又满眼苍茫。

    但如今却是女儿在若水一畔孤助无望的翘首遥望,而做父亲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但他又何尝想如此呢,由于涂五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她的脾性与心迹,自己是最清楚的。

    若有什么罪愆,长辈们亦不忍用一些“非常手段”来惩治。因为她纯属无心,有时竟又错的“可爱”。

    忆及种种,涂御史都像似“撕碎了心”。在幼芝小的时候,由于忙于公务。当父亲的便一直由管家协同自己管教女儿们,但没想到却真真堪就了直率、遇事看较真。甚至做事不动脑筋的性格,但却又不可定格成“李逵”之类型。

    毕竟在《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一种直爽而又豪辣的壮汉,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习风造就的。

    而幼芝是因为没有母亲从小照拂,而变的内心枯萎。并且今非昔比的她更加的有自己的主见与认识。

    不仅从小学医,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而且对那些鳏寡孤独者更是经常送去一些鱼米蔬食,这些都与她的履历。但绝非与个人脾性系关,所以无法苟同与李逵是“一路人”……

    在一蹴而就的“戚涂婚事”却最后不作数了,在“乖乖”远走他乡后。十分凌厉的太皇太后便以“储妃不可一日无主”为由,趁机将涂五小姐 的名位全部扣除撤销。

    这是什么行为,这简直比“过河拆桥”更甚。却便是如此,涂大人更加的思起自己的芝儿。

    想她的音容笑靥的顾盼生姿,想她的眉宇酒窝的明眸善睐。一切的回忆令人十分痛惜:

    一如昨日东楼桌案的桂花酒一样甘甜醇厚,涂氏父女在这处静静的度过了赴拂度前的最后一晚黄昏。明日便再无一晤相见的机会了!

    涂御史一直都善于鼓瑟,而且在此时此刻他最好的“倾诉对象”便是眼前的一把古筝。

    这把古筝便是先夫人的“焦作琴”,今日取出便只有一个作用:便是将它赠与孩子,不停息的陪着小女儿。宛若爹娘在侧,一直没有离开一样。

    他老泪纵横,梗咽着气流。却又无法一下呼之欲出,因为纵有千言万语。日后便会化为一缕缕乡愁,随着塞漠孤烟直、随着长河落日圆,成为疏疏过往。供人销魂……

    “芝儿,你可清楚为父为何要为你取名幼芝呢?”

    幼芝便是当时在纪念爱妻在为百姓一直积极努力采购灵芝来度过当时的一种极为奇怪的流行病而作纪念的。

    取“幼”是因为涂御史的女儿们都是“幼”字辈,所以“幼”应二字当头。而芝便是对爱妻一直心济天下。一刻都未望应以天下为重的怀念与仰崇!

    由于心中慢慢都是塞着远方的河日,涂五小姐的注意力都未彻底放在与爹爹的日常交流中。她心性十分神伤,但又擅长掩盖自己的忧愁。令人是又十分忧虑而又心疼,一切都在这不言之中……

    一侧的植株开的极为茂盛,幽绿的躯身向外伸着。它的生机明明是那样盎然,但此时又黯然了。

    僮仆眼瞅着十分不解:五小姐为何迟迟不语,难道还在为明日“远走塞外”而忧心吗。

    但为了令主公不再那样愁容满面,她悄然语道:

    “――小姐――五小姐――主公看着您呐,您为何一语不发呢?”

    而吴小姐又从冥思中苏醒过来,好似“午夜梦回”了一样:

    “怎么啦,发生什么了。”

    “人家问你话呢。”

    “问……问……”

    在顽皮的五小姐回过神来,望着自己爹爹时,涂御史极为哀忧:

    “女儿呐,此琴在旁。尤为睹物思人,你一时发呆。一时情有可原,这是为父为你做的一次践行宴。你不要觉得寒酸,因为在他乡不会有乡音。更不会有亲人,这些你都要慢慢懂得、都要学会接受。”

    原来父亲是在满面萧然中为我送别,但自己在拂度真的一位亲人都没有吗。还是我涂幼芝命该如此!

    想罢她满腔愁痛,这些她都立即付诸于这把焦作琴中。动容而生意的弹唱起来:

    在那远方的国度,我无法做片刻栖留。

    但却又觉的心中有千千结,一时无法解开。

    只有晴宵的暖阳,哪怕有一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