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真是愁死人了?!!-《医世帝妃》
第(2/3)页
而且在日后新君登上皇位上,这些作用无疑是起着的。
他们都是二位皇子的门客,为了赌谁会成为“新任皇太子”。他们可谓闹的不可开交、焦头烂额,也愁煞了当时在政坛活跃一时的诸多秀杰……
由于戚旸与戚曜二位在惠冕帝心中:其实“胜负”早已“言明”了。但不是因为一些“能力方面”,其实还是因为一些“外因”:
众所周知,二位皇子皆为张皇后所出,并且在一些问题上。惠冕帝有些不理智,这便是他早年埋下的“祸根”:
张皇后“独宠冠六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所以张娘娘的想法亦对“立储”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娘娘究竟讲了什么呢。
在所有大人看来:自己的孩子都是优秀的,虽然难免良莠不齐。但其实都是“手心手背”、手足同胞、成长之交等等……
所以张皇后很早便言明自己的“态度”:“陛下听臣妾一言:在诸皇子之中,旸儿这孩子生性聪敏果断。而且十分有礼教,孝亲敬长。日后若辅您佐政,臣妾在九泉之下亦可心安。请陛下应允。”
对娘娘眼光一直深信不疑的陛下,甚而有之要将她的决断视为“大政方针”:
“仪儿果然蕙质兰心、秀外慧中,朕一定应允爱妻。”
“陛下英明。”
于是二人便会心一笑的走过了“暮霭沉沉楚天阔”……
但不想爱妻心切的陛下却仍然放不掉这一诺言,因为爱之深,意之切。所以对皇长子戚旸一直给予厚望,在一些问题上尤其是“修炼武德”上,父亲一直对他教诲着:
“若是你母后看到你如此不思进取,该不清楚如何痛心了。旸儿,你毕竟是长子。难道不清楚我黎曙是以什么治理天下吗?”
旸皇子缓缓吐语道:“以武。”
“那么你这是在做什么?”
“看书。”
“看什么书?”
“兵……兵书……”
“你再讲一遍!!!你这是在读什么书,小小年纪竟还学会扯谎了??!还是有人在背后刻意指唆你,若不如实交代,父皇便打到你讲为止!!!”
“父皇可恶,明明是母后命令儿臣读一些有关文学的书,却又遭到您的驳斥与遏制。这究竟是为何?”
“你这孩子,父皇早已讲过黎曙是以武治天下。而不是以文治天下,一切是非都是因这二种不同的派系而引起的。若是你不及时剑拔弩张,改文从武。后果会不堪设想,你清楚吗。”
“儿臣不清楚,而且儿臣为什么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