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我若认怂,便不是戚昱!-《医世帝妃》


    第(2/3)页

    譬如在林妃案中:最大的两个集团无非是“帝党”与“妃党”,这两方若是互掐起来。鹿死谁手虽有些自认为谙熟事局者可以一下看出来:陛下集皇权与政权于一身,自然最后的得益者会是人家。

    咱们都是臣民,自然势必屈从于皇帝的威仪下。

    而且“妃党”虽也成员辽阔,但实则对于“帝党”来讲:无疑是“以卵击石”。不用讲嫔妃是皇帝的“所有物”,以当时的礼法制度来讲:男子是女子的绝对支配者,这一点你到哪里都不必怀疑。

    如果在陛下面前:你“负隅顽抗”,并且表现出“NO”的意愿。可以这样告诉你:你自己会死的很惨的,这便是生于时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

    在朝中没有人会比柯谨这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少年更加清楚现今的形势:陛下以决然因后宫之事而烦忧不已,之前自己与姜贵妃洽谈时便已袒露出自己的心声:

    谨公子不由耷拉着脑袋对着业已尘封几年的秘密道:“本认为陛下是可以做到雨露均沾、福泽平赐之名君,但以现在的形势来看:真是令人大失所望,陛下对于了尘师太、咱们的林妃娘娘之死竟一点表态都没有。莫非帝王便如此无情,贵妃娘娘微臣虽仰仗父相劬劳,忝居上卿之位。但一直未为君上的天下之事分忧什么,家和万事兴。若是家庭不睦,功业何会竟成。若是后宫与前朝无法得到妥善处置,这二者便会将一位雄心勃勃、心怀天下的君王毁了――娘娘――您一向敬爱陛下,如果陛下对于自己的嫔妃这样薄待,甚至去后连一具体面的棺椁都不予人家。这天下臣民会如何想,不仅是民怨沸腾。而且若是七皇子因此生恨,对于整个天下局势是十分不利的,请娘娘想一想:君上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样子,可能还是因为没有从之前张皇后因林妃从旁侍候而积疾而故中缓解过来。您何不劝劝陛下,赐予了尘师太〔林妃娘娘〕一个体面的丧事呢!!!!”

    面对着丈夫与姐妹,这种种的恩怨。令姜娘娘十分焦虑,她应是更倾向于后者:心中更是对林妃妹妹的不幸坎坷遭遇充满着唏嘘,她不应是这样不公的运途。最起码她为皇家开枝散叶――这便是天大的功劳――

    而且张皇后本便有沉疴在身,若是将娘娘陨故的罪责完全归咎于林娘娘侍奉不力上未免太过分。

    因为林妃在这宫中的根基尚且不稳,她绝然明晓自己并非皇后的对手。又怎会在这些非做不可的事与她对着干呢,那么当中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林氏当时正怀有身孕,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她竟变的相当娇贵起来,甚至一直派人向陛下哭诉:自己有孕在身,况且皇嗣极为重要。自己绝不可离开汉元宫半步,望陛下海涵!!!

    这字里行间虽有一点道理,但您却只字未提皇后娘娘。而且正宫重恙在身――您不应该有最起码的问候吗――

    明显这种行为对于皇后来讲是一种不敬与怠慢,这也是陛下永远都耿耿于怀的一种“心结”。

    甚而有之林氏的唯一的孩子――七皇子也被陛下视做姜贵妃的孩子,这便与林妃无关了。

    姜贵妃何尝不明白:陛下心中只有张娘娘一人,这一点令谁都改变不了。尤其是人家所诞育的六位皇子都十分乖巧可爱――更是你林氏所无法比拟的――

    出于对林妃妹妹的同情与义务,她爽口答应了!!!

    柯谨一直觉得现今陛下未临朝议事,绝对是被姜贵妃以及七皇子所牵绊住了。至于他们是否会将事态扭转过来,相信我们小柯谨早已心中有数。

    整座汉元宫几乎是已弥漫着“硝烟”:陛下一直怒气难消,对于自己一直信任的姜贵妃也不再有任何好感。他一直怒目圆瞪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