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天子你变了! 陛下你不爱我了吗? 陛下,武夫误国啊! 陛下,你怎么不回皇宫居住呢?都一年了,陛下你还会睹物思人?该回来了吧? 看着面前这数万穿戴铠甲的壮士,崇祯是越看越欣喜! 这就是良家子! 两汉之时,朝廷只有北军、南军,数目还少的可怜,最多就是数万之众,可是一旦遇到有需要的时候,却可以迅速扩充到数十万之众,甚至战斗力还很强。 为何? 因为两汉之时,朝廷有着数目充足的良家子,时时刻刻在民间等待着,等待朝廷的召唤! 结果东汉之时,朝廷不要良家子,良家子只好用脚投票了! “哈哈哈……” 一边大笑,崇祯便骑着马儿靠近了壮士们,最近的时候,彼此间的距离甚至还不到一百米,这个距离让崇祯身边负责保卫的吴三桂、李自成等人惊骇不已。 不到一百米的距离,这么多壮汉,要是有谁一个想不通,手持长弓甚至可以直接射击到陛下! 而崇祯这么一番姿态之后,壮士们对他的好感也前所未有,瞬间暴涨到max。 “朕宣布,御前演武正式开始!” 当! 伴随着响彻全场的铜锣声,数万名壮士有序的进入属于他们的考场,一条今年刚修建完毕的,长约百里的大路。 四个时辰! 只要在四个时辰之内,全副武装的前往百里之外,就是御前猛士的一员,可以享受到每月二两银子的高薪。 这是没有中间商,没有漂没的二两银子! 此外,朝廷还会直接分十亩地给你! 服役二十年后,如果还没死,这十亩地就是你的! 如果中途战死,这十亩地也是你的! 更重要的是,这十亩地位于皇城附近,天子脚下,在崇祯脑袋变傻之前,不可能有官吏能在这十亩地上为所欲为。 前面的是公开的,最后这一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流传出来的,但是猛士们都信了!哪怕之前不信,可是今天在亲眼看到天子之后,信了! 天子还能缺我那十亩地的钱? 冲冲冲! 冲冲冲! 终点之处,曹文诏曹变蛟叔侄正在聊天。 “叔叔,正是没想到,柔软的江南竟然也有这么多猛士!” “嘶,我也没想到,这江南的男人不都是嘴炮一流,最擅长在床上战斗的娘炮吗?” 咳咳! 听着咳嗽声,回头一看,竟然是卢象升这个一点也不像进士老爷的文人。可是他咳嗽干啥?哦,想起来了,他是南直隶的人,也算是江南人士。 “对了,卢先生,为何江南之地竟然有这么多猛士?” “这其实就是误会了,江南之地文教兴盛,这是真的。在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读书习字,每个村子都有私塾,学子们会先在村里的私塾读书习字,有钱的会在稍大一点之后,拜访名师,没钱的也会继续努力读书、进学、科举。” “世人只看到历次科举,江南之地进士数目最多,可是他们却没看到江南之地学子们的努力。” 叹息一声之后,卢象升看着一脸懵懂的二人就知道自己又说了废话,和这种家伙打交道,只能把话揉碎了、掰开了,说清楚讲明白,不然他们听不懂。 “简而言之,就是江南之地读书的人多,太多太多,可是每年的秀才名额、举人名额是有限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考不上秀才,考不上举人的,而那些没有天赋的,就更加没有希望。” 而江南小地主又比较多,所以自从御前比武的消息宣布之后,江南便有大量的地主家的儿子,开始习武,开始打磨力气,开始练习射箭。 作为地主家的儿子,他们吃得饱甚至还吃得起肉,也掏得起路费,结果便是来自于江南的壮士,竟然占据了足足四成。不过最终通过的,就比较少了,大多数都只是赛场一日游。 …… “陛下,此次御前比武大会共有八千二百六十三名勇士,在四个时辰之内到达终点,成为御前勇士。”王承恩汇报了最终情况。 “陛下,俺老曹觉的,除了合格的御前勇士之外,那些在四个时辰之后,坚持来到终点的也都是好汉子。他们虽然体力不如前者,可是却也一样爱朝廷爱陛下,体力不行可以练,他们可都是忠心耿耿的好汉子。” “是啊陛下,好多汉子都是爬到终点的。只不过他们爬到终点的时候,已经是第五个时辰,甚至是第七个第八个时辰了。甚至有不少好汉,在路上昏死过去,乃至于直接累死。”卢象升赞同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能坚持到终点的都是好汉,传朕旨意,但凡身负甲胄兵器前往终点的,皆可成为御前勇士候选,除了没有十亩地之外,其他待遇与御前勇士一样。至于那些累死在路上的,赏赐五十两银子作为抚恤。” “万岁!” “万岁!” “万岁!”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第一届御前比武大会在一阵无衣声之中结束了,北京城的老少爷们惊呆了,勋贵们惊呆了,文官们更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数万人齐唱无衣,这一刻是真正的万众一心! 九边的将士们,称呼他们为天子家丁! 京城的百姓们,称呼他们为房奴勇士! 虽然名字之中有一个奴字,但这可不是京城百姓看不起他们,而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崇祯元年秋,草原林丹汗入寇。 林丹汗是黄金家族的后裔,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是正儿八经的北元余孽,不过他这个大汗很失败,被皇太极一顿好打,然后就跑了。 跑路的林丹汗不甘心之下,想要入寇中原回一波血。 然后就遇到了崇祯皇帝为他静心准备的龙骑兵,也就是骑马步兵! 这些起码步兵的马术当然是比不上蒙古勇士的,但他们本来就不算骑兵,他们的兵器是这一年来,由京城大匠们手工打造,质量得到保证的燧发枪。 这些燧发枪,二十米内一枪打死一个人还是很轻松的! 无论这个人有多强壮,无论这个人是否曾经是个神射手,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显赫的身份,燧发枪下,人人平等! 说了一枪打死你,就是一枪打死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谁都是一枪了账! 这些燧发枪骑士们的战术也很简单,靠近了放枪,枪法好的,五十米外一枪爆头,枪法不好的,三十米外打中一匹马还是有可能的。 从不正面战斗! 从不冲锋! 从不近距离接战! 打完一枪就跑! 装好了弹之后再来! 以至于林丹汗麾下的蒙古勇士们痛斥这些燧发枪骑兵,将之称之为黑枪骑兵,意思是说,他们都是打黑枪的,他们只会打黑枪! 但是这些只会打黑枪,不会马上战斗的起马步兵们,却成功的把林丹汗打回了草原,并彻底的留下了数千名草原牧民,还抢了几百头牛几千只羊回来。 崇祯二年秋,第二次御前比武大会开始,这一次壮士们准备了足足一年!比起第一次的仓促准备,这一回有太多的勇士,在家里苦练了一年。 甚至还有很多开武馆的老师父们,趁机推出了三个月增长十斤肌肉,半年增长二十斤肌肉的新活动。 少林寺、武当派、华山派等诸多名门正派,纷纷响应朝廷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开办了一个又一个体力速成班。 所谓的速成班,就是专门练肌肉。 进来之前,你是一个瘦子,交钱之后,保证一年后的你成为肌肉男!如果失败,全款退回! 条件好的,自己请人到家里贴身指导。条件不好的,去武馆、拳馆,报一个学习班,一整年都在锻炼身体,学习射术、兵器使用之法。 崇祯二年秋,北京城下开始了第二届的御前比武大会。 这一回有足足一万五千位猛士,入选御前勇士,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房奴勇士、新时代府兵、天子家丁。这一回,有三万两千多位百姓,成为了勇士候选。 崇祯二年秋末,皇太极入寇! 这一年一切都不一样了,毛文龙还活着,袁崇焕也不再是蓟辽督师…… 蓟镇的某个平原,决战不经意间开始了,这一场决战来的比所有人预料的都要快! 北边是皇太极的大营,里面有满八旗三万,蒙八旗一万五,汉八旗一万五,蒙古征召炮灰骑兵两万,共计八万大军,诈称二十万铁骑。 南边是崇祯的大营,里面有御前勇士两万六,勇士候选五万四,龙骑兵三万,共计十一万,号称三十万! 如果光看号称,这是一场五十万正规军之间的战争! 如果加上民夫,这是一场总人数上百万的大战! 这一战将直接决定后金、大明接下来十年的运势。如果考虑到此刻的大环境,这是东亚霸主之争! …… “这一战一定要胜,还是大胜!我大金虽然各方面远胜于明,但人口却比不过明朝,所以传本汗将令,此战之中,四个御前勇士候选的脑袋,就赏赐一个前程,两个御前勇士的脑袋,也赏赐一个前程。让底下的奴才们好好干,本汗不吝赏赐!有军功者,甚至可以直接抬旗,成为旗人!” …… “传朕将令,一个后金脑袋可以让勇士候选直接成为勇士,也可以兑换十亩地。一个后金脑袋,可以获取一个二十年半价北京城内小户房房贷的资格,三个后金脑袋,可以直接获取一套小户房!” “和下面说清楚,朕这里还有至少八百万亩地,一万两千套小户房,在等着将士们,不要担心朕拿不出赏赐!” “割脑袋喽!” “割脑袋换房子干不干?” “干!” “割脑袋换土地干不干?” “干!” 番外:脑洞大开的李二 “李兄觉的这一战谁能赢?”看着从嬴子启那里获得的信息,项羽忽然问道。 而他口中的李兄,也不是一般人,他叫李世民,是蜀山系列实验的特约评论员之一。 李世民来自大隋,早早的加入了征伐司,算起来如今也是帝国的骨干之一,他能文能武,既擅长高层政治又擅长军事战争。 甚至在加入帝国之后,他还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虽然比不上云烨、袁天罡这样的数学专家,但也算是二流数学人才。 此外,他还学习了经济学,在物质世界获取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其中有一篇还成为了帝国太学经济学选修教材推荐文章之一。 所以他就成了特约评论员,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是一个长期任务,但也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世间百态、人生变化的任务。 坦白讲,这对于已经是真仙的李二而言,是一个新的学习机会,对于道果的建立是有那么一点点好处的。 所以不仅仅李二在这里观察这个实验,项羽也不例外。 虽然项羽一直以来对外的形象都是武将、武圣、武神、军神一样的人物,可是他也是从帝国小学、帝国中学一路学习,靠着自己本事考上帝国太学的人物。 这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知识、喜欢战斗、崇尚战斗的学霸羽,所以他也是此次蜀山系列实验的特特约评论员。 “一定是崇祯皇帝,他的房奴勇士,本质上是府兵和耕战的结合,实力强于府兵、弱于耕战,论起综合素质、装备水平、战术理念、基层军官素质更在后金之上,这一战没有悬念。”李二想了想,很是肯定。 “除非天降陨石,否则一定是崇祯获胜!” “后金也不是没有优势,利出一孔者天下无敌。而且他们还都是骑兵,哪怕兵器落后,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项羽谨慎的道。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史书的关系,项羽自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比较谨慎,该冲的时候冲,但是其他时候却一直很是小心。 瞥了一眼和史书上那位霸王不是很像的项羽,李二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从概率上讲,这一战大明获胜的机会是九成,剩下的一成是意外。但从现实来看,大明几乎是注定会胜利。” 轰! 轰! 轰! 上百门火炮,在学习了数学、学习了抛物线、学习了几何知识的新式炮兵们的操作下,发出了怒吼,也标志着决战的开始! 这一战果然就像李世民说的那样,大明胜了! 项羽猜测的意外,并未到来! 所以面对这上百门指哪儿打哪儿的大炮、面对着数百名狙击手、八万之数的房奴勇士,后金根本就不是对手。 即使刚交锋不久,眼尖的皇太极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还是败得很惨很惨,因为这一次的大明,有足足三万的龙骑兵。 这些龙骑兵虽然骑术不怎么样,大多不过是草原上娃娃的水平,可他们手里有枪,燧发枪之下人人平等! 管你是蒙古牧民还是后金八旗,管你是高高在上的贝勒爷,还是底层的旗奴,通通一枪了账! 一枪! 一枪! 还是一枪! 这一战给皇太极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上百门指哪儿打哪儿的大炮,给底层士兵们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大明的黑枪! 崇祯二年东,大明和后金决战与蓟镇,一战之后天下震动,崇祯趁机带领军队,占领了蓟镇、辽镇。 在大义和房奴勇士武力的双重保证之下,蓟镇、辽镇中这些刚成型不久的军阀,便彻底向崇祯皇帝投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