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第(3/3)页

    每个乐器大家都有一个印象。

    这样彼此之间的对抗才足够激烈。

    才够好看。

    但是……

    这样的篇幅就变得异常漫长。

    简简单单一次演出,我可能就会给大家来上20-30万字,甚至更多。

    并且我有时候还不是一支交响乐团出来对抗,而是三支,四支,乃至于更多。

    这个时候人物的交际网络将会变得更为复杂。

    小说是没有办法像电视剧动漫那样,给每个角色一个脸谱,一句话不说都能让大家对一个角色有印象的。

    我所能写的,只有寥寥数人。

    以寥寥数人所带起的乐团,天生就有一个单薄的感觉。

    这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在下一本书中,我需要去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与此同时,芮佳和秦弦两人觉醒的时间靠的太近,让很多人都有一种芮佳角色单薄的感觉,这个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去更改。

    我会将这些注意点带到下本书,去重新书写。

    扬长避短才是写作的真谛。

    盯着自己的短板去提升并不是。

    下一本书,国乐大师。

    我将用这本书去讨论传承。

    什么是传承。

    怎么做才算是传承。

    如何才能让死去的非遗重新活跃。

    这些将会是下本书的主题。

    当然,主角并不会像傅调那般严肃高冷,也不像陈秋这样优雅温和。

    他会是一个……

    很有意思的音乐人。

    一位纯粹的音乐人。

    希望大家喜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