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是送几人吃牢饭比较安全,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出来为非作歹。而且马上开始延(非错字)打,真赶到风口上,他们吃花生米也说不定。 警察来的倒挺快,刚过了几分钟,便有三人急冲冲赶来。 “警察同志,这是我男人……他们刚才想抢东西!” “马老三,又是你们这伙人,今天终于栽了!带走,一定要好好审讯。”领头那人来到现场,立刻认出地上三人。 同时他看向王满银的目光也有些惊讶。 凭借一己之力,赤手空拳对付三个,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作为当事人,王满银两口子自然要跟着去派出所做笔录。这年头的派出所,他还是第一次进。 哪怕自己是受害方,心里也难免有几分忐忑。不知道打伤三个劫匪,有没有啥问题。 如果有问题的话,只能搬出田福军了。 这脸打啪啪的!中午刚说尽量不麻烦人家,结果转头就遇到麻烦。 王满银老老实实跟着警察进入院内,恰好迎面碰到有人出门。 对方出声问道:“老吴,咋回事儿?” “所长,抓了几个抢劫诈骗犯,这两人是受害者。” “咦……”来人惊讶走到近前,有些激动的开口道:“王满银,还认识我吗?” 听到对方一口喊出自己名字,王满银同样很惊讶。 他赶忙抬头,仔细打量几眼后,恍然道:“姜队长……你现在调到黄原市上班了?” 没错,喊他名字的是一个老熟人。 十多年前,后子头供销社发生盗窃案。晚上门市部锁被人撬开,盗走现金一千多块,另有香烟、收音机等物品。 为此,县里派姜子华带人过来查看,结果没有任何头绪。有人想到王满银家的土狗很厉害,便让他带来嗅闻气味。 最后大黄不负众望,轻松找到几个小偷。 也正是在那场围捕行动中,姜子华彻底记住王满银。 既然是熟人,事情好办许多。 姜子华简单问过两人后,就开始着重审讯三个歹徒。 审讯结束,他热情挽留两口子吃饭。 王满银惦记着收房子的事儿,只能推辞掉。反正以后经常要来黄原市,有的是机会。认识一个派出所所长,对自己当然大有好处。 等他们再返回新家门口,发现董刚的婆姨已经在那里等待。兰花一问才知道,卖家上午把东西收拾好,而后就交了钥匙。 董刚婆姨找不到人,只能在门口守着。 周景林两口子去省城投奔女儿女婿,中途要坐七八个小时长途汽车,很多东西根本没办法带。所以他们离开时,除有部分物品送人外,剩余的锅碗瓢盆全部留下来。现在只要弄两床被子,再买些米面粮油,就直接能入住。 晚上王满银两口子去董刚家吃饭,回来时顺带抱了两床被子。 到家,兰花打开电灯,不断在屋里屋外查看着。 虽然刚开始她并不太赞同丈夫买房,现在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兴奋。晚上躺在木床上,更是睡不着觉。她拉着丈夫絮絮叨叨说到十一点多,才悠悠睡去。 早上两口子在外边吃过早饭,又直奔旧货市场买佐料。 有兰花跟着,王满银没办法把购买的八角、桂皮放入空间里带回,而是选择铁路货运。 等他们返回原西县,可以把收货单交给郭卫东,到时候让对方帮忙提货就行。 在黄原市待了三天后,两口子又坐车离开。 至于新买的房子,只能暂时交给董刚两口子帮忙看管,反正里边没啥值钱的东西。 *** 回到罐子村,王满银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先找到木匠王树海,让对方从村里找几个人,帮忙给自家在东山峁箍几孔砖窑。 王满银平时要管理作坊大大小小的事情,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招呼箍窑,索性给对方说清,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 说白了,就是材料费自家出,工钱给王树海一个总数。到时候,人家给工人开多少,根本不管王满银的事儿。 现在是农闲时节,在罐子村找几个闲散劳力还是没问题的。 趁着送货的空闲,王满银又找到刘庆立家,顺利搞定供销社进货的事儿。 接下来,自然要及时把注册商落实了。 趁早不趁晚,安顿好家里,他便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 现在不同后世,去京城需要大费周章。 第一条路要先去原西县,然后坐车抵达黄原城,再转车到秦安市,接着从乘坐火车抵达京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