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抢购白洋布风波-《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第(2/3)页

    他先去地里割两把韭菜,拾掇干净后,又从鸡窝里收了七八个鸡蛋。

    炒一钵子韭菜鸡蛋,再凉调一盘地软……一顿饭两道菜,这生活已经相当讲究了。

    自从没开代销点后,到饭点很少有人过来串门,王满银家里饮食水平不断提高。

    其他人家有鸡蛋一般卖钱或者换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王满银家都是自产自销,从来没卖过。要么早上煮白鸡蛋,要么炒鸡蛋或者摊鸡蛋煎饼吃。

    即使如此,也吃不完的。

    现在栅栏里围有二十多只鸡鸭,平时除了投喂麸皮青菜外,每天还会煮一些蚯蚓的。因为营养跟得上,这些家伙开窝后特别肯下蛋,每天最少能产十几枚。

    王满银一家吃不完,索性用黄土腌制起来。

    现在已经攒两坛子,留到割麦子时刚刚好。

    大概这两年生活太好,王满银的想法有些脱离群众了。他根本没有料到,不要布票的白洋布对人们有多大吸引力。

    早上王满银端着饭碗,正圪蹴在场畔边吃着,就见一大群婆姨浩浩荡荡从下方土路经过。

    他忙起身打招呼:“谢婶子,你们去公社赶集,今天好像不是逢集呀?”

    “我们去供销社买白洋布。兰花昨天不是去村里说了吗,不要票,我们准备早点去,怕太晚买不到……”

    回答过后,一大群婆姨急冲冲离开。

    这只是开始,随后又有两拨人从门前经过。

    等她们回来时,几乎人人手中都拎着几丈白洋布。

    王秀增的婆姨最夸张,一次买了十丈,够家里每人做一套棉衣还有剩余。

    而且听她们的说法,今天得到消息的人很多。等她们赶到时,供销社布匹门市部已经排起队伍。不过俩个小时,白洋布已经卖个净光。

    不知道谁传出的话,说这是今年供销社最后一批白洋布,接下来不会再采购。

    来晚的人买不到白洋布,直接把大门给堵死,吵吵着要说法。最后郭主任亲自出面承诺,下午还会拉两车白洋布,才算将众人打发走。

    王满银简直有点无语:如此扯淡的谣言,竟然有人相信。

    不过想想自己后世经历过的几次抢购食盐风波,他又觉得可以理解。

    三人成虎。

    很多时候,人们存在盲从心里。

    一个谣言经过口口相传,哪怕变得非常离谱,也会有大把人相信。

    就拿抢购食盐来说,不知道最初从哪里传出“因为XX污染海水,海盐即将停产”。

    一传十,十传百,结果引起全社会的轰动,很多人疯狂囤盐。

    王满银好歹上过大学,对这种谣言原本不相信的。但看到身边同事们纷纷囤盐,再加上家人不断打电话劝说,他也不得不去超市抢盐。

    去后才知道,早卖空了。

    无奈,他只得在路边抢购两袋高价盐。

    十五块钱一袋,每次炒菜都让王满银心疼的不能行。

    事后他看过相关新闻报道,很多人都是整箱购买,甚至抢购时发生争吵打架。那场面,好像世界末日要到来一般。

    等谣言散去,多少人家购买的食盐几年都没吃完。

    另外像十年前原西县流行的打鸡血,同样是个扯淡到极致的谣言,到现在仍然有人信。

    所以,这事儿应该不算完。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王满银又看到更多罐子村婆姨去供销社买白洋布。

    甚至河对面石川村人也得到消息,不断组团在门前经过……

    兰花本来已经相信了丈夫的判断,此刻也被弄得不安,提出想要多买几丈布料。

    还是王满银一再坚持,才打消婆姨的念头。

    ***

    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抢购白洋布风波,直到一个星期后才渐渐停息。

    主要很人们囤积已经够多了。

    少的几丈,多的有二三十丈。王满银听到一个夸张的,有个老头把家里所有钱都拿来买白洋布,差不多囤积有五十丈。如果用来做衣服,一年一套能穿到死。连办丧事的孝布都有了!

    人们不在购买还有一个原因:供销社每天拉两大车,给钱就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