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主要我家浇水比较勤,”王满银随口应着。他没有请对方进屋,而是将小桌子搬到场畔上。 而后拿起菜刀,对着西瓜皮轻轻一碰。 砰……西瓜裂开。 鲜红的瓜瓤带着点点墨玉,看着直让人口里生津。 有时候王满银在想:即使自己不做五香瓜子的生意,单单种十几亩西瓜也能混个万元户。 吃了两块瓜后,王延强才说出来意:“满银,晚上没啥事儿吧?去我家喝酒!咱们爷俩有日子没在一起喝了。” “延强叔,喝酒还用去你家,晚上我安排!家里有风干野兔,直接炖一只。”王满银又递过一块瓜,笑着回应道。 随着包产到户,他没有再刻意低调。 只要有空闲,王满银都会带着大黄进山。返回时,手里经常拎着野鸡野兔啥的。 有时候吃不完,就用咸盐和佐料做成风干野味,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且经过这些年的练习,王满银做出的风干野味也是相当有名,吃过的都说好。 “以后再来你家吃,我都让婆姨准备好了。等你去就开席!” “延强叔,你这弄得……是不是因为来喜的事儿?”王满银反问。 回来的路上,他就感觉来喜不对劲儿,不停询问着维修家电的事情。显然,对方心里有想法的。 “嗯,到我家边吃边说。”王延强点点头。 既然人家准备好,王满银没有再推辞。他给婆姨说了声后,就跟着去村里。 天热,两人没有在窑洞里坐,而是搬把椅子坐院子里乘凉。 来喜打过招呼,很快放好桌子,又转身回屋就端着菜盆子出来。 满满一大盆鸡肉炖粉条,另外还有半钵子凉调黄瓜西红柿。 “满银,咱们先吃着,”王延强倒满酒后,开始招呼吃菜。 都是自己人,王满银没有客气。 连喝了几杯,王延强带着期待问:“满银,下午我听来喜说了,不过没说太清楚。你真觉得维修收音机有搞头?” “当然有搞头,而且很不错。来喜要在咱们石圪节集市开个修理铺,绝对是独一份!” 目前石圪节公社集市并没有专门的家电维修铺,有些人家收音机坏掉,都会找初中的一个物理老师帮忙修理。 对方属于算业余爱好,加上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所以只能修一些简单的小毛病。 真遇到大问题,还需要托人拿到县城供销社维修门市部。 当然对于现在的农村人而言,收音机还属于稀罕物。除了罐子村外,现在其他村子收音机数量很少。 “延强叔,下午我已经给来喜说过。随着口子放开,施行包产到户,人们手里慢慢都会有闲钱的。到时候,买收音机的人家只会越来越多。你没听说,现在城里很多后生结婚,人家姑娘点名要三大件。” “来喜真学成了,绝对比种地强。一个月多了不敢说,三五十块还是能保证的。” 王延强早些年当兵走南闯北,见识和眼光和村里其他人不同。他一直想找机会让儿子摆脱农民的身份,为此没少折腾。 之前部队招兵,王延强特意托人给来喜报了名。结果这小子一只眼近视加散光,第一关就被刷下。再后来招工,来喜因为太紧张被测出血压高,又和工人身份失之交臂。 所以今天下午他听了儿子的话后,本能认识到是个好机会。 “满银,修收音机到底难不难,来喜能学会吗?” “只要肯下功夫就没问题,”王满银夹起一筷头粉条,给出肯定答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