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高尔察克-《清末》


    第(2/3)页

    “支那人向来懦弱不堪,怎么能抵挡得住露国的扩张,这次英国人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日本对中国以支那的蔑称自明治天皇起,当时日本为其谋取大陆提供合法性便坚称中国在明亡之后便已灭国,日本才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于是便开始以古印度称呼中国的支那一词来称呼中国,不过其意思已经被理解为半残人,意思就是中国已经在满清的统治下已经完全奴化。

    “以前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自汉城之战之后他们就改变了看法,现在在英国人的眼中,帝国已经不如那位统治朝鲜的支那人更有抵御露国扩张的势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已经在波斯成功的为英国抵御了露国在中亚的扩张。”西园寺公望这段时间也因为财政的问题经常与英国驻日大使见面,从他们的话中已经意识到英国有可能要放弃日本,转而支持在英国拥有极大威望和实力的徐卫。

    “那伊藤君和载人亲王真的没有可能被释放回国了吗?”。明治天皇一阵失神之下。有将话题转会了正题。

    “如果朝鲜不顾列强的反对一意孤行,那帝国将没有任何本钱逼迫朝鲜放人。以帝国现在状况已经无法对朝鲜继续发动战争了,为今之计只能接受朝鲜提出的条件。不过我认为五千万日元并不是徐氏银行所能提供贷款的最大额度。我认为如果帝国坚持一下很有可能将贷款的额度增加到一亿日元。”西园寺公望回答道。

    “一亿日圆?徐氏银行不过是那个支那人部分产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资金?”明治天皇极度怀疑西园寺公望得出的结论。

    “陛下,其实微臣期初也是不相信的,但是自山本君给微臣算了一笔账之后,微臣对徐氏银行的支付能力就没有任何怀疑了。”西园寺公望解释道。

    “哦,山本君,这是怎么回事?”明治天皇将目光对准了山本达雄。

    “回陛下,微臣自继任大藏大臣以来就一直在调查那个支那人怎会拥有一直比帝国还要强大的海军,所以就委托帝国在欧洲和美国的使节和商人暗中调查他的产业。结果越调查越是让人心惊。”山本达雄心有余悸的说道。

    “难道他的财富还能比帝国的赋税还要多?”明治天皇非常不满山本达雄的表现,语气中多有斥责。

    “不是他的财富比帝国的赋税多,而是他一年的盈利要比帝国的赋税多得多。”山本达雄这次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连旁边听政的枢密院的顾问官也对他的危言耸听开始不满。

    山本达雄并没有理会其他人的不满,反而神色如常的从放在榻榻米旁边的公文包内取出一份材料,然后对明治天皇继续说道:“陛下,这些都是我这些时日整理出来关于那个支那人的财务资料,这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他旗下各分公司今年的盈利状况,其中他的徐氏银行在英国的盈利比较少。但也有一千多万英镑,而在美国,徐氏银行利用两年前的银行危机疯狂的扩张,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已经涉及到美国的能源、石油、钢铁等上百家企业。从帝国在美国税务部门的间谍汇报的其纳税数额推算,在美国的徐氏银行今年为他带来不下于两亿美元的利润,折合成英镑差不多有四千万英镑。仅以徐氏银行的财力来说,一亿日圆也不过占其盈利的两成罢了。”

    “那徐卫不仅在学术上拥有极高的天赋。在商业上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可惜不是日本人。否则帝国何愁不能称霸世界。”明治天皇以前只知道徐卫非常有钱,但由于信息的不流畅,他并不清楚徐卫到底有多少的财富,现在听完山本达雄的叙述,震惊之下不由的感叹道,而其对徐卫的称呼也从那个支那人变成了徐卫,日本人崇尚实力的本性可见一斑。

    “纵然那徐卫善于理财,也不过只有五千万英镑的盈利,还不如帝国一年的赋税收入,山本君有点夸大其词了。”刚才指责山本达雄的那个顾问官挑中了他话中的漏洞,出言指责道,不过由于明治天皇将徐卫的称呼从那个支那人变成了徐卫,他在指责山本达雄的时候也改变了徐卫的称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