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派别-《清末》


    第(2/3)页

    “时间……不多了,山中君快……快点拿我的任命书去收拢部队,要……要快!”木越安纲双手扶着刀柄,盯着山中信仪的眼睛,艰难的督促道。

    剖腹这种世界上少见的自杀方法是很痛苦的,且不容易致死,武士们之所以选择身体这个部位进行自杀,是因为要以此方式,对主子剖开红心见忠诚,此时的木越安纲就是想以这种方式向对他予以重望的明治天皇谢罪。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之前的连番交战早已经让维新政府军队中受过军事化训练的预备役部队损失殆尽,军中百分之八十的士兵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甚至在最精锐的常备师团中也有很大一定比例的新兵,这些新兵早已经忍受不住军中的艰苦,现在又遭逢战事坎坷,其抵抗意志最为不坚定。

    有位贤哲曾说过,一个逃兵能够带动十个抵抗的士兵,十个逃兵就能带动一百个,而一百个逃兵就能带动整支部队,到时候就算你有死战之心也很快会被逃兵裹挟而走。

    在前世的抗日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面对日军炮火下成编制成编制的败退,其中并不是没有一两个敢战之士,也不是没有一两支敢战的部队。但是他们却被败军裹挟的不能作战,这就是溃兵的能量。

    当年国民革命军中敢战之士不知凡几。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在淞沪会战以四百残兵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当时全营以四百一十人诈称八百人凭四行仓库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进攻。

    此后双方激战四昼夜。谢晋元部毙敌两百余人,伤敌无数,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而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当然这场胜利自然有日本人畏惧租界势力不敢使用大口径火炮所致,但全营确确实实的做出了敢拼、敢杀之态。

    此时的维新政府军队一如当年的国民革命军,在数以十万计败兵的裹挟下,纵然有一两支敢战部队也无济于事。在大势所趋面前只能显示个人的渺小,要么被裹挟而走,要么被败兵冲散,根本形成不了应有的抵抗。

    夜里的这场大战自然惊动了欧洲列强组成的军官观摩团,不过鉴于夜色茫茫,这些军官为了自己的安全并没有如同往日一般时刻观察战场的动态,而隋勇正是趁着这个机会命令已经休息了三四个月的坦克部队沿着架桥坦克铺设的道路攻到河的对岸。

    木越安纲的计划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维新政府的覆亡,但是他却忘记了徐卫手中这支机械化部队,于是这支钢铁洪流再次成为了维新政府军队的梦魇。

    维新政府军队修筑的战壕多是仿照维新政府军队的战壕修筑方法再加上日俄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修建的。在防御作用上并没有防坦克这一项,所以为了抵抗执政政府军队大量炮火的侵袭,其修筑的战壕都是非常的狭小,于是便为坦克的冲刺提供了便利。

    有了坦克部队的加入。维新政府军队变得更加混乱,等到凌晨四点钟的时候整条战线便宣告失守,于是这支坦克部队便在加满油之后加入了追击的行列。

    人的两条腿自然比不过使用柴油的坦克。即便山中信仪带领成建制的第十六师团和第四师团早走了两个小时,依然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被这支钢铁洪流赶了上来。

    战争打到现在。维新政府现有的军队之中并没有任何一支部队真正与徐卫的这支机械化部队交过手,正所谓未知的事物永远是最可怕。在面对这种安装了火炮的钢铁怪兽面前,第四师团和第十六师团表现的要比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更为不堪,于是抱头鼠窜者有之,跪地投降者有之,就是没有奋起抵抗的。

    担任追击任务的是机械化步兵第一团,他们接到的名利是赶在败兵的前面组成一道新的防线,从而阻止败兵继续南下,这一路走来他们已经面对了好几起这样的实例,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近赶到了败兵的前面,依然沿袭旧例,用扩音喇叭让投降的士兵让开道路,继续向前追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