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徐卫的闪电战-《清末》
第(2/3)页
坦克部队的任务自然不是负责逮捕这些已经被击溃的士兵,从这支部队开始组建到现在,教官们在他们面前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速度,快如闪电的速度。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集中优势兵力突袭毫无防备的敌人,达到一击即破的效果,当然这种理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的。
这一战略的首创者是希特勒,善于动用飞机与坦克的他,更善于用飞机与坦克进行闪电战,他用装甲部队迅速推进,推进速度甚至远远大于敌人的撤退速度,然后在敌人撤退的必经之路建立防线,切断敌军的补给和后撤道路。
当年在所有与德国为邻的国家中,最感安全的、最不担心德国威胁的就是波兰,这是因为波兰不仅拥有四十个步兵师和十二个骑兵师,同时它还有英、法两国的支持,所以波兰很自信,盲目地以为德军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挑起争端。
但是,希特勒恰恰抓住了波兰的这种心理,首个目标便对准了毫无准备的波兰。
希特勒并非没有经过周全的准备,相反,希特勒作战计划很周密,早在1939年春天他就给德国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绝密文件,这份文件代号为白色方案,其内容就是在这年八月底或九月初以突然袭击方式入侵波兰,而且这个时间不可更移。
1939年9月1日拂晓,当波兰人民还在睡梦中,德国的六个装甲师、四个轻装甲师和四个摩托化师。共一百五十万大军已悄然踏入波兰边境的前沿阵地,分北、南、西三路,投入了坦克、战斗机和轰炸机,一齐向波兰发起突然进攻。
当波兰军队意识到遭遇了袭击并意图投入战斗时。德军成群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如满天的乌云黑压压地布满了波兰领土的上空,波兰空军匆忙应战,但一切都来不及准备,五百架第一线的飞机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被德国斯图卡式战斗轰炸机炸毁在自己的机场上。
不到四十八小时,德军就摧毁了波兰空军。而陆路上,德军投入了几个师的兵力,驾驶着坦克横冲直撞,长驱直入,每天以三四十英里的速度向前推进,就连能迅速开炮的摩托化重炮也在波兰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以每小时四十英里的速度挺进,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六个集团军约八十万人组成的防线。
在德军闪电般的攻击下,波兰人虽然国民团结,同仇敌忾,将所有能当作武器的东西都用上。大批年轻爱国者和后备军紧急行动起来,抵御德军的进攻,但以血肉之躯对钢铁,以战刀对坦克炮,无疑是羔羊与猛虎的对抗。
面对德国对波兰的强势进攻,从9月3日开始,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宣战,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以一股无往不利的姿态在二十七天内征服了波兰。在一天内征服丹麦,在二十三天内征服挪威,在五天内征服荷兰,在十八天内征服比利时。在三十九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德国的闪击可谓是辉煌一时,风头一时无两,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
令人叹息的是,现代化的战争已经不是一两次战役的胜利以及一两个战神就能够扭转局面的,这种国战更多的是在打资源战,德国虽然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但却缺少供给他那数万辆坦克和数万架飞机的油料以及可供他挥霍的钢铁。
当年的苏联就是凭借地大物博的优势,在缓过来气之后凭借每月可制造两千多辆的坦克硬生生的将希特勒的数百万大军拖在了严寒之地。
希特勒本人对这场战争的失败是非常不服气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依然在做最后的挣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