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出征-《清末》


    第(2/3)页

    财政经济方面,东北亦自成体系,诸如兴安屯垦。修路筑港,财经管理,东北当局自行规划,采行举措。东北军政费用自收自支。因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东北财政经济比较宽裕。11 12自1922年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宣布东北独立,东北一直截留盐税等国税收入。统税收入也独自处理。4 p60-61曾任辽宁省财政局长的张振鹭证实:东北既不向中央财政部解款,中央也不接济东北财政。4 p60-61 东北原自行发行货币--奉票,1929年12月张学良召开东北财经会议,决定奉票由东三省官银号与边业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四行联合准备,联合管理、发行。1930年初,成立东北金融整理委员会。东北军取得华北的地盘后,成立河北财政特派员公署,该署将国税收入拨付副司令行营军需处往往要与张商量,征询其同意。张对中央政府的命令有时服从,有时不服从。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中央政府多次请张学良到南京研商方策或出席会议,12月间,日军向辽西进逼,进攻锦州,宋子文和外交部长顾维钧多次命令或劝导张学良,不能从辽西撤兵,要对日军的进攻进行抵抗,但张不听,还是自行撤兵。张学良不是凡中央政府指示他都执行的。试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如果张学良执意抵抗,中央政府即使不同意也阻止不了他抵抗;相反,中央政府命令他抵抗,他却不服从不抵抗,防守锦州问题即是如此。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认为:张学良“作为奉系军阀的后代,尚有相对而言的独立性和抗御蒋的实力及脾性”17蒋张二人形式上是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实质上却是“平等的同盟关系”。“中央无法强迫张学良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张对东北有决策方面的权限。4 p60-61

    当年的日本关东军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了狼一样的队友和猪一样的对手,以至于一路过关斩将轻轻松松的占领了整个东北四省,也让擅自行动的日本关东军拜托了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命运,更让当时的日本政府看清了中国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本质,算是为之后的全面侵华铺平了道路。

    第一师团这次的政变其实与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的行为是一样的,九一八事变是为了发动战争,而这一次政变是为了杜绝战争,而且他们的身后都有高级军官的暗中支持。但是这次政变的第一师团无疑是失败的,他们的对手是比狼还要凶狠的军国主义高层。

    这次的事变无疑让正准备抵抗徐卫进攻的日本蒙上了一层阴影,日本明治天皇为了防止打击国内抵抗的信心指示内阁政府用最快的时间做好收尾工作,于是这些参与政变的军官经过匆匆的审判便被快速的处决了。

    也是因为这次的政变。日本政府很快就做出了新的军事部署,在面对徐卫大军越来越近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相信英国驻朝鲜公使发来的情报,认定了徐卫之前对东京的军事部署全部是为了迷惑政府排到釜山港的情报人员,随后他们将驻扎在近畿地区的第四和第十师团以及驻扎在中部地区的第三和第九师团秘密调拨到九州的福冈县,并且让所有的军队做好随时支援九州地区的准备。

    徐卫这次的对日作战几乎动用了他全部的实力。除了动用了海军四十三艘军舰外,还动用了二百多艘民用海船来运载军队和补给物资,其声势完全超过了日俄战争时期的规模,堪比三百多年前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海上绵延十几公里。

    徐卫海军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自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军队出征的时候几乎所有在远东拥有海上势力的列强都派遣了军舰观战。

    釜山港是朝鲜到日本最近的一个城市,相距只有不足一百六十公里,而海军航行的速度是二十节,到达日本海域最多用不了四个小时,在中午的时候海军先头的巡逻巡洋舰就出现在福冈港的视线之内。不过没等福冈港内的海岸炮开炮就一溜烟消失在视线之外。

    之后,徐卫海军的一切军事行动正如之前英国驻朝鲜公使所说,他们直接无事了这次的真正的军事目标福冈港,然后越过鹿儿岛最南端进入太平洋。

    进入日本海域之后,海军的航行就开始沿着日本的海岸线前行,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舰队已经到达了大偶半岛顶端的大偶海峡,也就在这个时候,徐卫开始通过旗舰澳大利亚号战列舰的无线电报向周围的军舰船只下达维持原定计划的命令。

    其实从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徐卫便命令陆海军的高级军官和参谋们制订了一套登陆东京的军事部署。而之前日本在釜山港的间谍活动并不是一无所获,他们在三个忍者的帮助下成功的盗取了这份军事部署文件,并且在他们进行刺杀徐卫的行动之前传到了日本政府的手中。

    这三个忍者的刺杀行动失败后,李迈从他们的口中获得了这个消息。并且将这件事在第一时间内告诉了徐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