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偷袭-《清末》
第(2/3)页
“咳、咳、咳!”坐在主位的西尔达尔用咳嗽声制止了噪杂议论,随后他对众人说道:“不瞒诸位,我从德黑兰出发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侵略者有这么多的兵力,也不知道他们的火力这么强。我的士兵虽然装备的是最先进的武器,但他们每人最多只有五十发子弹,等到他们这五十发子弹全部打光,他们手中的武器就真的成了一根烧火棍,在威力上甚至还不如诸位的弯刀,所以我很遗憾的告诉诸位,如果不能迅速将侵略者打败,我们将等不到与两翼军队会和。”
西尔达尔所说的并不全是谎言,他与谢别赫达尔一同决定这次从德黑兰起兵夺取胡齐斯坦省的石油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临时起意,而是根据英国和俄国现在的状况而深思熟虑,综合英国政fu的财政危机和俄国的国内动‘荡’,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国家很难再次出兵干预‘波’斯的内政,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新成立的‘波’斯政fu虽然是在‘波’斯立宪革命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出力最多了也是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立宪派,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个国家,吉朗大地主谢别赫达尔以其伪善的险恶嘴脸骗取了立宪派的新任,让他统领了立宪派组成的军队革命的费达依部队,用这支革命的费达依部队的力量将谢别赫达尔送上了首相的高位。
在期初的时候为了能够与由英国人支持的巴赫蒂亚尔部落酋长西尔
尔达尔相抗衡,谢别赫达尔是非常倚重立宪派的费达依部队,但是随着他在首相位置逐渐坐稳,也凭借自己的捭阖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同时他又为英国政fu的势力在‘波’斯的扩展提供了便利。从而获得了英国政fu的谅解,于是他便开始有计划的解散这支有自己思想的费达依部队。
在前世的时候,谢别赫达尔真的将这支部队解散了,而立宪派的势力也在谢别赫达尔和西尔达尔的联合绞杀下不断被挤出政fu。从而造就了卡扎尔王朝**统治的再次复辟,而立宪派再次成为了牺牲品。
这次夺取胡齐斯坦省的军事行动也是在前世所没有的,前世英‘波’石油公司因为财政的问题发展极为缓慢,开采出的石油运输不出去,而英‘波’石油公司的财政也开始枯竭。这使得德黑兰的‘波’斯政fu看不到‘波’斯石油的暴利,相比于冒险武力夺取,更倾向于从石油开采中获取一些条约规定的利益。
等到‘波’斯石油大面积开采并且出售的时候,时间的齿轮也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中东的石油成为了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想夺取的地方,英国和俄国都在这里驻有重兵,自然不可能让‘波’斯政fu用武力将胡齐斯坦省内的油田夺走。
‘波’斯石油的历史在徐卫的介入中便发生了变化,徐氏石油公司以其庞大的财力和人力在胡齐斯坦省用极短的时间建立了一条输油管道和一个产量颇丰的炼油厂,这使得油田开采出的石油能够快速的运到炼油厂加工,然后用油轮运送到世界各地天脉至尊最新章节。
当然。徐卫的介入还有一个重大的影响,那就是提前将胡齐斯坦省那片储量不低于二百亿桶的超大油田探测出来,六十亿美金的‘诱’‘惑’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抵挡得住的,尤其是像‘波’斯政fu这种欠了一屁股债的新政fu。
按照西尔达尔和谢别赫达尔商量出来的计划,他们用‘波’斯政fu所有的军队联合在一起威慑想要武力干涉的英、俄政fu,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夺取一个商人的油田,最后用卖出的石油从列强那里购买最先进的武器来武装自己的部队,如此良‘性’循环之下‘波’斯的中兴和他们的发财大计都能够实现。
西尔达尔和谢别赫达尔最大的失误就是小瞧了拥有‘波’斯石油勘探权的那个小商人,闭塞的环境让他们以为那个小商人不过是在英国有些势力罢了,顶天了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佣兵。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小商人所拥有的佣兵是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
西尔达尔和谢别赫达尔的部队自然都是用现代化的武器武装起来的军队,区别在于一支是由英**官训练出来的部队,一支是由留学各国的立宪派革命者自己训练的部队,不过这两支部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财政短缺。
西尔达尔向那些助战的‘波’斯诸侯的抱怨并不仅仅是危言耸听,他的部队所拥有的弹‘药’虽然不是他自己所说的每人仅有五十发,但是真实的情况也不会超过一百发,至于军队所配备的炮弹更是少得可怜,他们根本料想不到简简单单的一个夺取油田计划还会发生这么‘激’烈的炮战,一个下午的对‘射’已经将‘波’斯军队所储备的炮弹消耗了一半。这对一个现代化的军队来说确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助阵的‘波’斯诸侯虽然都想保存实力,但他们非常明白这一战的主力依然是西尔达尔的这三个步兵师三万余人,一旦这些军队将所有的弹‘药’消耗殆尽,那他们所面对的将会是一场灾难,毕竟胡齐斯坦省内的那些诸侯的覆亡距离现在并不遥远,所以军议的最终结果自然是被迫同意了这场夜袭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