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狭路相逢-《清末》
第(2/3)页
“过来看看你子的军队训练的怎么样了,不要到真正用得到的时候给我拖后腿!”徐卫没有理会徐浩的诧异,半是玩笑,半是威胁的道。
“少爷你放心,我第三师的兵都是个顶个的精兵,在战场上有一个后退的孬种你那我是问!”徐浩信誓旦旦的道。
“有信心就好,两军交战除了战术和武器方面,还要考验军队的意志力,一个充满信心的军队往往能够笑到最后。”徐卫欣赏的拍了一下这个年龄比自己大三岁的侄子肩膀一下,然后道“随我走走吧。”
在徐浩的引导下,徐卫走遍了第三师所有的训练场所,士兵们的表现倒是令他非常的满意,精神头也没有因为连日的行军而有所秃废。
由于是行军时间,军队的临时训练只有半个时,是训练更多的是在培养士兵在走上战场后作战的本能,等到徐浩带领徐卫检查完第三师所有的训练场地后,士兵们便到了吃早饭的时间,而徐卫也让徐浩为他准备了一套餐具亲在排队在师部炊事班打饭。
开始吃饭的时候,徐卫并没有听从徐浩的建议去师部的帐篷去吃,而是随士兵们一起在营外随便找了一个平坦的地方蹲了下去,一边与周围激动地满脸通红的士兵一起吃饭,一边与他们交流了一下军队的情况。
进过深入的一番询问,徐卫终于意识到第三师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恶劣,这倒不是师长徐浩消极怠工,净做表面功夫,而是徐卫通过与周围低级军官和士兵们谈话了解到第三师营级以下的军官大多是随军补习班毕业的学生。
徐卫设立的这个随军补习班顶多算是对立功升职士兵的一个培训机构,自然不能同正规的新澳港陆军士官学校相比,毕业的军官也不过是个副排长。然后再部队摸爬打滚一段时间才能有新的升迁,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军官在毕业后分配到主力部队的时候不仅没有被下放到部队。在组建新部队的时候还都被举荐了出来。
在第三师内有的毕业军官在毕业后从没带过兵,竟然在因为毕业的时间长在离开原部队的时候为堵住他们的口甚至被举荐任命为军队正职连长。怪不得他们在离开部队的时候没有一个来向上级申诉之前的不公的。
了解到情况后,徐卫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引起军队的动荡依然不动声色,随后继续带领部队行军,但心中治理这骄兵悍将的心思更浓了。
在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徐卫率领的主力部队到了洛雷斯坦省的南部重镇凯什瓦尔,不过凯什瓦尔虽然是洛雷斯坦省南部最大的城市,但人口也不过五万多人,城池也不过十几里,大军自然不可能在城内驻扎。只有徐卫带领警卫连的士兵在满城姓举着自己巨幅戎装半身照的欢迎下策马进入凯什瓦尔。
在昨天第一师的先头部队进入凯什瓦尔的时候就完成了凯什瓦尔城内居民的改造工作,被派往凯什瓦尔附近传教的毛拉带领进城的士兵和新近加入巴布教的当地姓攻入凯什瓦尔附近所有地主在凯什瓦尔的住所,将里面所有的财物抢劫一空,当然最贵重的金银和粮食自然是让士兵们封存了起来,至于那些地主留在城内的家人则被军队击中看管了起来。
有了昨天的红利,城内的姓自然是从内心中欢迎徐卫入城的,随后徐卫在城内最中央的练兵广场上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讲,然后又同几个信代表谈了一番,最后将从凯什瓦尔城内集到的粮食分出一部分给当地的姓。这场作秀才真正的结束。
军队行到这里所有的事情自然是告一段落,徐卫将凯什瓦尔当成了自己在洛雷斯坦省的大本营,不仅将随军携带的粮食、弹药存放在了凯什瓦尔的府库内,还派人让依万思特将后续的辎重粮草运送到凯什瓦尔。
战阵之中粮草自然是重中之重。当年官渡之战袁绍被曹军偷袭乌巢就是前车之前,虽然徐卫自信波斯政府军队还没有这个能力能够派兵跑到自己的后方进攻自己的辎重重地,但在离开凯什瓦尔的时候依然将主力第一师的第一团留在了凯什瓦尔保护军事辎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