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谈判背后的交易-《清末》


    第(3/3)页

    考虑到徐卫的面子问题,朴箕阳纵然知道找山县有朋得不到明确的支持,但依然命令驻日公使按照徐卫命令与山县有朋接触了一下,纵然是被拒绝,相信效果还是有的。

    朝鲜公使自山县有朋的府邸出来后就回到公使馆向内阁发了一封电报,这时一直守护在电报旁边的朴箕阳拿着朝鲜公使的电报就去昌德宫拜见徐卫,然后在徐卫的耳边旁敲侧击,用话题将合作的目标引到了西园寺公望的身上,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西园寺公望出身于九清华家,这是一个自近卫大将军以来能够官至太政大臣的家族,而由于家庭的原因其在幼年时就成为西园寺家的族主,同时也是最早的倒幕运动参与者,随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立宪制度,遂与伊藤结为政治盟友,其实与弟子无异。

    伊藤博文门下弟子众多,他最看重的还是西园寺公望,于是就将西园寺公望当成了自己的衣钵传人,并且扶持其担任了一届枢密院的议长。

    当朝鲜公使到达日本首相官邸的时候,西园寺公望正在与内阁的成员商讨解救伊藤博文的事情,听到朝鲜公使来访,也不敢怠慢,赶紧让人将朝鲜公使带到前厅。

    西园寺公望进入前厅,与朝鲜公使进行一番礼节性的问候之后问道:“不知公使大人来访所为何事?”

    “是关于贵国俘虏士兵的事情。”朝鲜公使答道。

    “今天上午贵国不是回绝了我们的提议吗,难道贵国已经改变主意,同意先将伊藤博文公爵和载仁亲王放回来了?”日本的首相官邸并不是首相居住的地方,充其量只能算一座办公机构而已,西园寺公望之所以现在还在首相官邸,就是在上午的时候收到在朝鲜负责谈判的外务省大臣发来的电报,电报中称朝鲜方面已经回绝了内阁的提议。

    “这倒不是,我这次来拜访首相阁下就是要向阁下明确一点,在平壤和釜山港俘虏的贵国士兵将会在近期全部释放贵国,至于在汉城的俘虏,在近期一兵一卒我国都是不会释放的,包括伊藤博文和载仁亲王。”朝鲜公使答道。

    “贵国这次可就有点欺人太甚了,我们这次只是与贵国何谈,并不是无条件投降,我国目前不是没有一战的势力,还请贵国不要欺人太甚!”西园寺公望怒斥道。

    “我国不释放在汉城俘虏的贵国士兵,其原因相比首相大人也明白,我在这里可以直言不讳的告诉首相大人,我国确实不想让外界知道汉城之战的经过,而这个期限只有五年,五年之后贵国所有的士兵都会被释放归国,包括他们的指挥官伊藤博文和载仁亲王,在这期间,我国会将伊藤博文和载仁亲王安置在汉城,贵国可以随时派人探望。”朝鲜公使不紧不慢的说道。

    “纵然我国同意贵国的要求,欧美列强也是不会同意的,他们不可能放着一个可以在一天之内全歼数万军队的利器置若罔闻。”西园寺公望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语气没有了刚才的怒火和急切。

    “我想首相大人多虑了,此时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了整个欧洲,就连一直坚持着光荣孤立政策的英国也在两年前加入了法、俄的对德同盟,现在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形成,列强们已经无暇东顾,现在亚洲的事情可以只有我们亚洲人来决定了。”由于朝鲜受清国和日本的影响,其国内上下普遍有一股恐惧列强的思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徐卫便在接见朝鲜大臣的时候多次将这种理论传递下去,这次朝鲜公使正好用这些话反驳西园寺公望。

    “对于贵国的要求,恐怕我国无法接受。”西园寺公望拒绝道。

    “我知道伊藤博文公爵是首相大人的恩师,也是贵国立宪政友会的创立者,但是我想请首相担任认清一个事实,我国无论如何是不会释放参与汉城之战的任何人,为此我国不惜诉诸于武力,我想首相大人不会再让刚刚化干戈的双方士兵喋血疆场吧?只要贵国能够接受这个条件,我国将会按照市场价格赎买朝鲜日侨的固定财产,同时我家亲王殿下也会以徐氏银行的名义向贵国提供五千万日元的无息贷款,用于保证贵国的民生,有这些东西,首相大人也可以向贵国政府和国民交代。”朝鲜公使说道。(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