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学生舞会-《清末》


    第(1/3)页

    伦敦大学在英国所有学校的排名还是非常靠前的,能够进入伦敦大学就读的学生不是非常牛叉的学霸,就是家境超牛富商贵族,尤其是周文慧和李思思就读的伦敦大学下属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现实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这里面并不适用,学校内的学霸们并不排斥靠家庭背景进入学校的同学,而家里有权有势的学生也喜欢与这些学霸交流。

    与后世英国政府通过宪法剥夺了贵族的权益不同,现在的英国政府实行的是贵族与社会精英共治天下的局面,这种现象已经由社会延伸到了英国的几所最高学府。

    在这些学校内,贵族子弟尽量的拉拢就读于学校内的精英分子,以期望通过他们以后的帮助维持家庭往日的荣光,而那些家境普通的学霸们并不是一些死读书的书呆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希望通过这些贵族子弟身后的势力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所以这两方人一拍即合,成就了英国历史上最和谐的画面。

    最能增加感情的活动无外乎吃喝玩乐这几样,所以在伦敦大学读书的学生会经常自发的组织一些舞会来增加同学们的交流,这样的活动此时已经流传到日本了,以至于清廷公费留学日本的学生们整日拖着辫子沉迷于各种舞会。

    这样的舞会不要说现在的中国,就连后世已经改革开放几十年后都没有在中国的高中、大学内推行开,乍一接触的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都会被这种氛围所吸引,尤其是那些由清廷供给各种生活、学习物资的学生们。

    刚进伦敦大学读书的时候,接受了十几年传统教育的周文慧和李思思都不好意思参加这样的舞会,尤其是得知舞会上还是一男一女牵着手跳舞的时候,更是避之若浼。

    不过随着在英国生活日久,周文慧和李思思也逐渐适应了英国的生活,在各种交往中也不再一味的坚持男女授受不亲,随后也渐渐地开始参加学校内的各种舞会,试着与异性进行这种手牵手的舞蹈。

    周文慧和李思思真正融入英国社会是在她们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之后,她们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开始深入英国内部寻求英国人的支持,尤其是各大院校的精英分子,于是为了中国的革命大业,周文慧和李思思开始在伦敦大学同盟会分部的安排下游走于各种舞会,希望让这些社会精英以及精英身后的家族势力引到英国政府接受革命党的合法性。

    自从上次孙中山离开后听了徐卫的一席话,周文慧和李思思就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在看到孙中山被徐卫挤兑的落荒而逃之后,这位革命领袖伟岸的身影在她们心中就轰然倒塌。

    在以后的学习中,周文慧和李思思开始以各种借口逃避分部的活动,甚至连她们每次必到的分部会议也经常缺席,不过有一点她们依然如故,那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舞会。

    现在的周文慧和李思思早已经不是刚进学校时的那个舞场菜鸟了,她们凭借靓丽的容貌吸引了很大一批男士的目光,也渐渐的使她们成为了舞会中的焦点,也经常有一些英国美女不满这两个东方女孩将男士的目光吸引走,与两女在服饰和打扮上争妍斗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