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孙文-《清末》


    第(2/3)页

    “没问题,我的车就在外面,我开车送先生过去。”周文慧同意道。

    “好,咱们现在就走。”孙中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语气有点急切。

    当他们一行四人来到徐卫的别墅的时候,别墅内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徐卫以前请来照顾房子的园丁和女佣。

    “文慧,你们家真漂亮!”进入别墅后的李思思对别墅内豪华的装修由衷的赞叹道。

    “李思思,我郑重的告诉你,这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借住在这里。”周文慧红着脸一本正经的纠正道,然后对给自己开门的玛利亚问道:“玛利亚,家里怎么没有一个人,他们人呢?”

    “夫人刚才回来了,然后都跟着夫人逛街去了。”玛利亚为他们四人各端了一杯茶后答道。

    “夫人?”李思思疑惑的问道:“徐卫不是没有结婚吗,哪来的夫人?”

    “是玛丽夫人,老爷不在的时候都是玛丽夫人住这里的。”玛利亚解释道。

    1903年,玛丽·居里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大多数人知道的一个常识,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由四个当时有名的科学家联合提出的提名信中,连玛丽·居里的名字都没有提到,主要的功劳被归结于一个叫贝克勒尔的出身化学世家的贵族科学家,而皮埃尔·居里的作用在描述中被语焉不详地形容为这个贝克勒尔的助手。

    在当时,如果不是居里的坚持以及事实存在的巨大力量,这个贝克勒尔根本不会允许玛丽·居里,一个女人的名字和他同列在一起。

    但是事情的事实是,玛丽·居里独立完成了镭的提纯以及对放射性物质的探索和结论,皮埃尔·居里更多的是她的合作伙伴和助手,关于放射性存在的概念与理论,最早只是诞生于玛丽·居里那颗伟大的头脑中,而获得一半诺贝尔奖的贝克勒尔根本对这项工作没有任何实质的指导或者帮助,他只是依仗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作为居里夫妇的引荐人,将他们带入了还为上流社会所把持的科学界大门。

    事实是,玛丽·居里的名字,就象咱们中国无数学术著作一样,真正的作者,被署在最末一个。而这个贝克勒尔居然有脸在发言中说:“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充当了皮埃尔·居里先生的好助手,这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造出女人来,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

    玛丽·居里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权主义者,她认为第一次的颁奖是对她的极大地不尊重,而这种不尊重被作为动力进入了她的研究中。

    在前世的时候,玛丽·居里是在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为自己正名的,那一次的获奖名单上只有她一个人的名字,她在演讲中简洁地澄清了第一次获奖中世界对她的不公:“关于镭和放射性的研究,完全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她第一次提纯镭的四年漫长生涯中,皮埃尔·居里前两年多一直是在忙自己另外的课题,直到第三年,才介入了她的研究,帮她改进了些许测量仪器,而这一向是他的强项。

    玛丽·居里无疑是一个有欲望的女人,她渴望被世界承认,这也是徐卫能够从巴黎将她请到伦敦的原因,而徐卫给她的诺言就是让她获得第二个诺贝尔奖。

    自从玛丽·居里答应徐卫的要求来到英国工作,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资金使得她在研究过程中进展颇快,在伦敦的一年多的时间内发表了十几篇含金量非常高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让整个学术界不得不怀疑玛丽·居里在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是不是如贝克勒尔所说的仅仅是他助手的助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