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花垣砦首战-《清末》


    第(3/3)页

    冲锋过程中的士兵,看似很容易被当时的马克沁机枪所射杀,其实不然,如果从正面向冲锋的士兵射击,收效甚微。

    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们用二百五十个气球代表冲锋的士兵,将气球悬浮在一个不同的高度,每个气球相距两米,散布在一个一百多米宽,纵深几米的范围内,由一名熟练的机枪射手在四百米外用重机枪从正面射击二百五十发子弹。

    结果二百五十发子弹仅仅打中了三十七个气球,很多子弹都打到了气球间的空缺中,并且射手在每击中一个气球后还要重新瞄准一次,在重新瞄准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在真正的战斗中敌人会很快的冲上来的。

    而把机枪摆放在这二百五十个气球的侧翼,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放眼望去,差别就相当的明显,二百五十个气球窄正面,长纵深,大大增加了目标的密集度,同样的一个射手,结果就是大屠杀,很多时候一发子弹就能击中几个气球,二百五十发子弹,击中了二百四十个气球。

    用机枪从侧翼向冲锋的敌人射击,敌人插翅难逃,而如果用两挺机枪在左右两个侧翼射击,形成交叉火力,那就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德国人首先把它运用到了战场。

    1915年7月1日,英国和盟国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先发制人的用大炮轰击德军阵地,但德国机枪手藏在地堡里。

    英国步兵发起冲锋时,德国人迅速进入预设位置,但并不立即射击,当英国步兵进入致命区域,也就是机枪手的侧翼和交叉火力范围时才开火,就这样英国步兵被侧翼的机枪交叉火力彻底消灭了。

    索姆河战役首日造成英军历史上最惨重的伤亡。冲锋的英军全部冲进了交叉火力网里,两万名官兵丧生,冲锋成了自杀,从此世界大战坠落成血腥的僵局。

    如果想让花垣砦的护卫队更多的杀伤土匪,那么护卫队的机枪必须安置在交叉位置,当然,以古人的聪明才智早就想到了这种交叉火力的防御模式,于是在城门上设置了一种可以交叉从三方面交叉进攻的瓮城,但是那只是在大城市中才有的设计,像花垣砦这样的小城,有的只是平直的城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