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先谦-《清末》


    第(2/3)页

    光绪十五年,王先谦卸江苏学政任,回长沙定居,次年主讲湖南思贤讲舍,并在讲舍设局刻书,十七年任城南书院山长,二十年转达任岳麓书院山长,主讲岳麓书院达10年之久。

    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在全国兴起,湖南一些士绅开始兴办近代工业,王先谦投资银1万两,与黄自元、陈文玮等集股,并拨借官款,于光绪二十二年创设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始终经理其事,公司开办数年,折损颇多,不久交给官办,终因经营不善,于二十五年停办。

    王先谦与士绅叶德辉、孔宪教、杨巩等人,有所谓长沙“四大豪绅”之称,这四大豪绅在湖南政坛到处寻找代言人,使他们能左右湖南政局,保证他们自身的政治、经济权益。

    王先谦幼时还因为丧父而穷困潦倒,却在举进士之后便大富大贵,这就是旧中国的现状有权才能有钱,一旦丧失了权柄,钱财就成了招祸的根源。

    王家本就是长沙的名门望族,又经过王先谦的一番经营更是使王家在长沙如日中天,就连巡抚岑春冥都要忌惮三分。

    徐卫的舅舅叫王承宏,是王先谦的远方侄子,虽说两人之间有亲戚关系,但是早已经出了五服,很少有交集。

    王先谦之所以领着徐卫的舅舅拜访徐家,主要是听到了昨天发生在王家的事情,虽然不清楚徐卫到底在英国挣了多少钱,但是能够让英国领事和日本领事亲自拜访,应该是真正的发达了。

    徐家虽然也是长沙城有名的士绅,但是和王家比起来却显得不值一提,所以当徐锡听说王先谦亲自拜访徐卫的时候,徐锡一边亲自出门迎接,一边派人寻找徐卫。

    出门寻找徐卫的人和徐卫正好在大门口相遇,于是不由分说赶紧将徐卫带往正厅,并且在途中简单地给徐卫介绍了原因。

    进入正厅后,徐卫首先给坐在上首的徐锡行礼,然后是自己并不认识的舅舅和王先谦,见过礼后徐卫才认真的打量了王先谦这个长沙城的无冕之王。

    从外表上看王先谦是一个比较消瘦的老者,鬓发和胡须都白了,个子不高,顶多有一米六五,但是仔细看就能发现这老者两眼炯炯有神,身上的气质一看就是久居上位的人。

    王先谦属于坚定的保守派,曾经坚决反对过维新变法,攻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等是伤风败俗、志在谋逆以及专以无父无君之邪说教人之人,并且指斥南学会和《湘报》宣传民权平等学说为一切平等禽兽之行”,同时纠集张祖同、叶德辉等提出《湘绅公呈》,呈请抚院对时务学堂严加整顿,驱逐熊希龄、唐才常及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随后又致书陈宝箴,提出停刊《湘报》,还串通省内士绅,鼓动岳麓、城南、求忠三书院部分学生,齐集省城学宫,商定所谓《湘省学约》,用以约束士人言行,对抗新思想传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