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回 风水与堪舆-《妖谋》
第(1/3)页
第四百二十回
秦英看到高宜案头上摆着《淮南子》,便好奇地翻开来。里面夹着一张薄薄名单。秦英顺着名字一一看过去,心下已经有了几分计较。
冷笑了一下将名单揣进自己袖子,而后硬生生地捻起了白子,摆在那局残棋之间。
虽然是个败笔,但是秦英偏偏要如此做。她拿了别人的东西,总是要留下个供人找寻的线索的。
只是不知高宜领会了深意,按着秦英的思路主动拜见她。
……
广平道人花了半个时辰的光景,慢条斯理收拾好为数不多的包袱。将两套换洗道袍,和通过大半年攒下来的半贯铜板儿揣进布袋褡裢,想了想又把软榻被单,揭下来当做了行李。
推开厢房门,准备去三清殿里做晚课,途中恰好遇到了神色匆忙的高宜。
对于这位高探花,他向来是敬而远之的。因为觉得对方身在着西华观,行事为人却有些与众不同,而且二月的那场泄题事件,高宜身为关键人物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大概是背后有些来历的。
综上广平道人敏锐地认为,此人招惹不得当然也亲近不得。
然而他看观主和高宜的关系,似乎是相当不错。
高宜浅浅施礼而后问道:“今天可是观主来过了?”语调不急不缓,恰到好处遮掩严实了他内心的惊慌。
广平道人十分善于察言观色,见状故作诧异:“下午来此暂坐了半盏茶的时间。高大人是有事找观主吗?”
只见对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请问观主的宅子在兴道里何街何巷,某想亲自见观主一面。”
……
秦英斜靠在后院摆放的竹榻上,拿了刚才摸搓出来的名单,来来回回地看了很多遍。强子按捺住自己的焦灼,静静等着高宜找上门。
她捉了高宜的把柄,但是还没有法子真正拿捏了他的死穴,
于是她只能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思算计他。
高宜来的时候,梅三娘刚在后厨做好晚饭。秦英长期辟谷服食,只用两朝会之间的一顿廊下食,如今自然不会去前厅赏光,就算有客人也不会上去招待。
于是高宜被梅三娘的侍婢小鸢引到前厅,吃了食不知味味同嚼蜡的饭食,被下人带着兜转过回廊,见到了状若懒懒洋洋的秦英。
“高大人并非是吏部属下,为何要藏匿今年的京城官员更迭迁升名单?”
“秦大人虽然贵为一观之主,为何要进某厢房,偷窥某的私物?”
秦英被他那坦然自若的语气激地彻底气歪鼻子了,冷冷地将帛书摔在地上:“很好,你我记载于此事上互不退让。不如来探讨一下别的事情。户部账册的条目虽然缕缕分明,但是依然有细节对不上,照着账册所书,国库再设义仓便要赤字亏空,这到底是真是假?”
高宜盯着秦英的清寒眸子,还是不示弱地回答:“秦大人不是就要去河东数州视察了吗,义仓开设的情况如何,怎须问某?至于国库收支,连着两年都是赤字了,户部度支部上下二十多号人,要交叉编写审理所有的账目条例,某在这上头能做出什么手脚。”
“哼。”秦英沉沉地吐出一口憋在胸臆的气,目光错开,恶狠狠搁在他的手腕上面,“高探花若想将李唐搅个天翻地覆,先要问过某同不同意。”
高宜根本不吃秦英的一套,有样学样地拿腔拿调,神色竟然比秦英还要冷厉三分:“秦大人对某的身份存有疑惑,某同样对秦大人生出一些怀疑。敢问秦大人是否认识,河东裴家的小娘子?”
……
李承乾是旦日得知的,秦英重新担了翰林院医待诏的名头,将要跟随刺史前往河东数州,探看那边水患灾情。
听到消息他尚有些回转不清状况:秦英到底是怎么,和河东数州的水患扯上关系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