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筱爱道出,阿姨悠长地“哦”了一声,随即道:“我们年纪大的不爱看那个台的。” 出门以后,筱爱继续敲门,通常接受上门采访的不太多,不过筱爱冲在前面,认识她的,不认识她的都会聊上那么两句。 “三楼啊……”大叔低吟,冥思苦想后,他道:“你知道,现在小孩宅的,死掉的人长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啊。” 这幢楼内的三楼,一个年轻人被发现死亡在家中。 最早是死者的叔叔拨打其手机,发现能拨通,却长时间无人接听,且全无挂断的迹象。 后来死者的父母也感到不妙,想办法联系到了房东。 多亏是大冬天,打开门时,并没有传来类似事件中常会出现的恶臭。只是开门一瞬间隐隐飘来的糜烂气味足以让房东止步不前,叫了两声没人应后,他果断选择报警。 年轻人已经死于床边,警方初步排除了自杀和他杀的可能性。通常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工作繁重,或是长期玩游戏导致的猝死。 有意思的是此人是倒在一本公务员书的旁边。 案件仍处于调查中,而电视台也错过了第一手资料,不过假如调查的最终结果特别,这样的事件也可以通过现场还原来大做文章。 筱爱得到了前去做一考察的任务。 不过根据透露,死因应该就是猝死,死者似乎还有些营养不良,并无其他特殊的之处。若真是事实,这种题材是完全用不上的。 按理说,玩游戏死掉是屡见不鲜,看书则让人耳目一新,只是这事件宣传教育价值几乎为零。比方说玩电脑挂彩,必是痛斥一番游戏;学校里学到升天,亦可抨击一下体制。 而根据以往经验,“透露”出来的情报跟具体的结果不会有太大出入。于是前去调查采访的原因便仅剩下“以防万一”。 筱爱当然不知道大人的想法,她就知道自己总该问出点什么,否则也对不起摄像师大叔。 然而一圈问过,大家都说不认识死者,连筱爱都有点沮丧,本想去趟5楼,不过却是被摄像师劝服了。 “最后的。”少女特意留了与死者相邻的房间到最后。 之前摄像师拍摄了一个比较能说的大叔,尽是推断和感慨,不过和其他忙着做饭做菜的人相比,已经是很让人感激的了。 剩下的电量绰绰有余,他手架好了摄像机,打开照明——最后一位的采访不管好与坏,都从头开始拍,也好交个差。至于用得上用不上,也不是他们两个所操心的事情了。 取景器中映出了一个女孩的身影,穿着睡衣…… 结果所有人都不认识那位死去的年轻人。房东恰好去又旅游去晦气,可谓收获惨淡。 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排到了受欢迎的记者和一个女孩同框的镜头,女孩应该说很漂亮,就是状态不好,说话亦是有气无力,令她褪色许多。 不过也谁家旁边有个尸体躺了3天,都不可能开朗地面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