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体积更大。从6台涡轮发动机可以看出,这架战机载弹量不容小觑。应该能携带15吨以上的弹药。 机头十几根天线有序排列在隐秘的位置。 看了这些天线就知道。这架战机不是有人驾驶的轰炸机。而是一架巨大的隐形无人机。除了能执行轰炸任务、空战打击任务。这架无人机还能发动强大的电子攻击。 把无人机造的比轰炸机还大,还有这么多功能,只有海虹公司才敢做。 由于是无人战机,不需要驾驶舱与辅助的空间。那么携带的弹药应该超出了20吨。这只是孟镇南保守的估计。他实在想不明白,海虹公司为什么造这么大的无人机? 孟镇南是陆军总部的作战部长。身居高位。凡是重要的武器型号,他基本提前掌握了。 既然孟镇南为之错愕,那么说明这架巨大的无人机他并不知情。那么说明海虹公司没有申报这架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应该是海虹公司自己研发的。 海虹公司研发这么大的无人隐形飞机到底想干什么?这应该是海虹公司自己内部的事情。 孟镇南围着隐形无人机转了几圈。他发现这架无人机比想象中还要大。机头是浑圆的。隐形功能没有龙神无人机好。但这架飞机体型巨大,携带的油料更多,可以充分运用机动性的优点与敌周旋。还有,这架飞机应该能升至15000米---21000米之间。因为机身的外壳十分强硬,能抵抗高强度的气压。 孟镇南钻到机腹下面查看。 一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无人机的机腹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涡轮风扇。另外机翼两边也安装着涡轮风扇。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这架无人机不仅能高速飞行,还能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降。 孟镇南的脸色变得惨白。他的确是吓坏了! 这涉及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 一直以来,华夏军工业想研发一种像F—35那样的战斗机。可发动机技术不过关,西方大国的涡轮风扇能运行2000个小时,可华夏的涡轮风扇只能运行800个小时。 并且维护成本巨大,故障率居高不下,为此华夏军工业不得不下马这个项目,改用喷气式战斗机设计。并延续到无人机的项目上。 孟镇南这么惊讶是有原因的。 垂直起降连有人驾驶的战斗机都没用上,现在跳跃到无人机。或者是无人隐形轰炸机上,这简直是超乎了总部首长的预计,跨越了一个时代。 孟镇南初步估计了这架无人机。打击范围超过了16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8000公里。这说明什么问题。这架飞机可以直接跨越欧洲,能覆盖欧洲任何国家。 能抵达美洲,几乎把全球覆盖在自己的威慑之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