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旦战事拖延下来,云龙方又分兵而出,守备不足,那北疆王的龙骑军再无掣肘,必定会一举进攻云龙,那时,大齐甚至会不惜以放弃西垂为代价,全力增兵北境。以西垂二、三州换取云龙全境,绝对是划算的买卖啊。 而在青城看来,这一点云龙也不会不明白,因此,若非有一击必胜的把握,他们也绝不会精锐进出。如此一来,若北疆王冒然出兵,那局面反倒是不利于大齐了。同样的道理,龙骑军一旦西征,云龙也将再无掣肘,会毫不犹豫的踏破大齐北境的边防。 甚至,兵发东图或许本就是他们的疑兵之计,为的,就是引开北疆王这个战神,并以此打破大齐和云龙长年的对峙局面。毕竟云龙在大齐之北,绕道西垂进犯,劳民伤财,耗时耗力。纵有东图相助,但这等叛国之辈,谁又能信得过呢?因此,自北境攻入大齐,才是云龙唯一的战机。 青城一语道破,北疆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愧是飞岩兄的独子,对战局的分析和战况的把握果然高人一等。青城你说的很对,但是,若这些就是你全部的分析,倒叫本王有些失望了。” 闻言,青城眉头一挑,沉吟片刻后无奈的苦笑了一声,说道:“王爷才是真的高明啊。没错,末将前面说的,只是简单的战局分析,确有一些疑虑,末将还未想清楚。” “无妨,今日不过就你我二人议事,有何话你只管说,咱们再行商议就是。” “喏。” 青城应了一声,沉默中眉头不禁微微皱起,片刻后继续说道:“末将愚见,此战颇有蹊跷。第一,李元凯其人,末将曾听家父提起过,该并非背信弃义之辈,而他受恩于我大齐,经年日久,两方也都相安无事,且想我大齐对属国一向恩威并施,各方属国也都敬畏有加,因此末将看来,东图似乎并没有反我大齐的理由。” “是啊”,青城说罢,北疆王感叹道:“本王也不愿意相信李元凯真的会反。但是青城,有一点本王必须要提醒你,世上没有永恒的盟约,只有永远的利益。上位者,更会以国为重,所以遇事不要掺杂太多的个人感情,否则会影响你的判断。” 北疆王所说不无道理,虽说大齐和东图各自安好,前者更是有恩于后者,但毕竟事关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李元凯总是要把东图放在第一位的。因此,若是云龙的确给出了诱人的利益,也难保李元凯不会心动。 青城细品着北疆王的话,片刻后轻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说的极是,可这,又是末将第二个疑惑了。云龙与我大齐对峙多年,未见输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大齐日渐强盛,云龙尚不敌我,又能开出和等诱人的条件,致使东图孤注一掷呢?我们都很清楚,此战一起,若云龙和东图败了,云龙最多就是失去一次进犯我大齐的机会,但是李元凯,输的可就是整个东图了。” 的确如此。此战兵发西垂,只要云龙量力相助,守住他们的南境边防,不让大齐有可乘之机,那不论输赢,云龙都不会伤筋动骨,但东图就全然不同了。以辉帝的性格,大齐的兵力,此战他们若输了,那东图输掉的,可就是整个国家的命运了。 青城此言更直指要害,北疆王不由得点了点头,并追问道:“你应该还未说完吧。” 的确,还有最大的一个疑惑,让青城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就在半年前,同样的事情刚刚发生了。 “王爷明鉴。此战最大的蹊跷,也是末将最想不通的地方,其实和镇海侯一事相同。东图区区十万兵力,究竟有何底气,竟敢犯我泱泱大齐?且不说各地镇军了,单是西境那十万军,就足以抵御东图。况且东图有何大将?我大齐放在西垂的,可是战国公和安西王这两大名将啊,此等胜算不超过两成,但代价却是亡国的战事,究竟李元凯有何打算,竟会这般孤注一掷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