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333:妙月之庵-《三国刘备之妙笔生花》


    第(2/3)页

    俩男孩是谁,大家可能猜到了。

    没错,一个是司马朗,一个是诸葛不亮。

    保护他们的,自然是黄忠。

    000

    前面瀑布处,处理完所有的事情,何去何从,大家有了争执,意见不统一。

    司马朗趁机说话,却被刘文等人看出一些端倪,很不客气的反击,弄得司马朗脸上挂不住,很是羞愧。

    被偷袭,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这是常识。

    别人都好说,这种场面不是第一次见,早已经波澜不惊。

    可诸葛不亮才是个八岁的小娃娃,哪怕他不怕,总有照顾不到丢了性命的意外发生。

    但他是刘备招呼进来的,刘备不在,也不好让他离开;再者说离开就一定安全嘛,出了事算谁的。

    所以,诸葛不亮的去留,就成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题。

    刚开始,大家并没有在意,反正大家一起来到此地的,刚才死的兄弟也有几个,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也算生死与共了,所以没人提及此事。

    等黄忠提出,自己是负责保护司马朗的,可能要离开大家,司马朗再一张嘴说话,性质就变了。

    黄忠的想法,无可厚非,大家毕竟不熟,人家犯不上继续趟这浑水。

    司马朗却问诸葛不亮怎么办,这,就让大家脸色有些不好。

    不同意吧,一个小孩真出了事,谁脸上也不好看。

    同意吧,这就属于越俎代庖,给别人下不来面子。

    刘文更是毫不客气,立马怼了回去。

    ‘你聪明是你的事,可别用错了地方。’

    这就是刘文的态度。

    为何要带诸葛不亮一起进山,刘备没有说,但也不外乎几个意思。

    一个,这是司马徽的书童,可能是司马徽的意思,小孩子嘛,老是拴着不好,跟大家一起活动活动,有益身心。

    一个,带着一个小孩,更像是出来游玩的,不容易引起怀疑。

    再一个,可能就是刘备、司马徽一些无声的默契在里面,具体为何,无法得知。

    反正不可能是诸葛不亮自己求着来的,因为刘备是来探查一些情况的,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根本不会答应这种请求。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表明,在刘备没有回来,没有说话之前,诸葛不亮是和大家一体的,不容置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