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九王爷并不想对池婉说。他想先静观其变,看谢语堂接下来的动作,再做决定。 京城里,左将军大胜归朝,皇帝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只是,这股高兴劲还没彻底过去,便有人出事了。 说起来,出事的这人,是吏部尚书的独子。 因着吏部尚书家几代单传,只有这一根独苗,全家上下都把他看的跟眼珠子一样,从小溺爱长大。养的这个独苗苗骄纵任性,吃喝嫖赌欺男霸女,没有什么是他不精通的,唯独学业这一点,没有半点长进。 独苗苗很好色,除了逛花楼,还喜欢抢漂亮的姑娘。这次,也是因为他看上了一个女孩子,想把人家抢回去做他的第十二房小妾,然而,人家姑娘已经有未婚夫了,抵死不从。独苗苗便想了个办法,找人将姑娘的未婚夫给打死了。 很不凑巧,这事儿被锦衣卫给撞上了,直接将人扭送到了大理寺。这个案件极为恶劣,因为独苗苗打死人之后,还嚣张的放话,他父亲是吏部尚书,抓了他也没办法,迟早会无罪释放。 由此,便引发了众怒。 大理寺碍于民愤,要将独苗苗斩首示众,吏部尚书急得上火,连夜进宫,请求皇帝做主。 皇帝气的直接将茶杯砸到他头上了,怒道,“你教出来的好儿子,还敢请朕做主,朕不将他千刀万剐,已经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了,你给朕滚!” 吏部尚书哭哭啼啼,说什么也不肯走,然后又在金銮殿上,与大理寺和刑部吵了起来,御史随之参了一笔,扯出吏部尚书很多事情。 譬如,在政绩考核的时候,如果不给他送礼,便会批个下等,再比如说,新科进士,若不是他这边的,便不给人安排,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皇帝看完折子,气的头顶冒烟,当场让人将吏部尚书的乌纱帽给革了,把人抓进大牢里,吏部尚书被抓走时,还大叫道,“陛下,您要三思啊,水至清则无鱼,微臣所做之事,虽然错了,但却没有到罪无可赦的地步,请陛下明察。” 皇帝有些迟疑,吏部尚书说的的确没错,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也是明白的,所以下面的官员,倘若贪得不是太厉害,他都睁一只眼闭一眼,只当自己没看到。 正当皇帝犹豫之时,锦衣卫那边却又送上了更劲爆的证据,吏部尚书与翰林院主持科考的时候,私底下泄露过试题答案。 这下,皇帝便是有意想要保他,也没办法了,吏部尚书至此下狱。 是夜,谢语堂收到了鸟儿送来的信,看完里面的内容,他微微笑了笑,第一个,出局,接下来,会轮到谁呢? 楚王也在同一时间接到消息,他表情未变,将信放在烛火上燃尽了,眉目间却没有一丝得意之色。 虽是为了扳倒皇帝,但楚王得知朝廷养了这么一批蛀虫,也着实心寒。这毕竟,是他们家的江山啊。 皇帝以前未必不知道这些事情,只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他选择了无视,任其发展下去,长此以往,朝廷将全是这些尸位素餐的人。 正好,趁此机会,大肆清洗一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