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上几乎就是太子的原话,其实乍一看说的都十分有理,可行性也非常地高。 皇上评价说:“朕也问了一些大臣,他们也同意太子的做法。其实以往也一直是这样实行的。” 谢语堂在脑中仔细想了想那些法子,在皇上期许的目光之下,说道:“皇上且慢,微臣觉得这五个法子恐怕不行。” “哦?这是为何?”似乎是皇帝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他还是想要追问到底。 “太子殿下这五个法子虽然看上去面面俱到,但是每一个都会带来巨大的隐患,因为他并没有去切身考虑过人性这个方面。” “看起来可以很好的缓解灾情,然而或许会引发灾民们产生暴动,这岔子或许会出在中间的环节。” 皇上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目光,没想到谢语堂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分析事情来说话也能有条不紊。 “其实皇上可以想想,之前每次出现天灾都是这样实施的,为何灾民们也都没有得到最好的救济。就拿其中一点来说,登记灾民给他们发放物资,这个物资并不是我们直接交给灾民,而是一层一层下发,这中间难免不保会有官员克扣,最后给到百姓们的却很少。” “毕竟最后分发的权利在那些官史们手中,他们可能会利用灾情谋私利,瞒报、虚报、谎报真正的情况。” 谢语堂知道自己说的有点过了,赶忙跪下说道:“皇上,微臣只是猜测枉论,皇上恕罪。” “你起来吧。”皇上又拿起一张折子给谢语堂看,他接过之后发现上面是一个官员对灾区发生的一些事勘察下来的结果,就和谢语堂预料的一样,灾民们暴动了。 “朕一开始也是听信了太子全权让他和他手下的人去办理,结果朕派人去察看,发现哪些人在朕派去督察的人在的时候装模作样地发粥给灾民,但是朕的人一走,就把粥铺撤下。” “更过分的是他们在赈灾粮食中掺和白泥土充数,最后干脆直接用草根树皮下锅,就让灾民们就是喝这种粥!如此赈灾,怎么能不发生暴乱?” 谢语堂心中暗暗吐槽,太子这次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对于他谢语堂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好机。 “皇上莫要苛责太子殿下了,他只是出主意的人,毕竟生在宫中并不了解灾情,也算是情有可原。主要还是那些办事的官员不尽心尽力,真的敢在皇上您的眼皮子底下做这种事,皇上该怪他们才是。” 皇上不语,谢语堂这番话就是说明太子愚笨,思虑不周全,还有太子手下的人,一个个都是图谋不轨的。不过仔细想来,他似乎说的都有道理,若不是他们这样,灾区怎么会发生暴动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