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大点了点头,“这个事情我已经让人写了一个布告都贴到各村子里去了,倒是有几个人说想要种植辣椒,但是我看了一下他们的地,离我们望江楼有些远,若是让他们种植,咱们的人还得来回的跑,恐怕很多不方便的。” 陈佑怡也是要考虑人力物力的投入问题,假如这种投入比辣椒本身的产值还要高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去做这个亏本的生意了。 “若是太远就算了,你就在我们那片地的附近问问,看看谁家的地闲着,若是有想种辣椒的,就带动他们一起种起来。” 这个事王大答应,之后又提到一个事情,“咱们望江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可是有些东西供不应求,那就是望江楼一些蔬菜水果之类的,总是不够用。” 这倒是一个新问题,陈佑怡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这是怎么回事,不是有专门的瓜农和商人们专门为我们望江楼提供蔬菜肉类的吗?” “的确是,其实他们提供给我们的和之前我们约定的是一样多的,只是望江楼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需要的也越来越多,我跟他们商量过了,他们说实在是拿不出更多来,主要是现在有连年打仗,老百姓手里的东西本来就少,而且我们需要的品质都是比较高的,所以精捡出来的就更少了。” 陈佑怡的脸色微微沉了沉,原来问题的症结是在这里,在这个年代里很多东西都是靠天吃饭的,灌溉这样的事情,也不过是在有水的地方方便一些,其他多数都是要靠天气情况。 再加上这里没有现代的那种有机施肥材料,农产品的产量都非常低,望江楼需要的东西也都是挑拣的最好的,这样很多残次品都被挑拣出去,所能用的也是少之又少。 那些人能够足量的提供自己所需求的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再想要更多,他们可能就会有些压力了。 望江楼的生意这么好,就连陈佑怡都没有想到,周围的老百姓们多数都是以种地为生的,没有大面积的种植,陈佑怡酒楼里所用的食材,都是从老百姓的手中购买来的,也有一些商人,比如专门提供猪肉的,和专门提供一些蔬菜瓜果的,有一小部分人是范围性的种植,专门为酒楼里提供这些东西,但大部分都是零零散散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的。 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从集市上挑拣过来的,可是望江楼这么大的一个酒楼,光靠从集市上和这些老百姓手中零散买来的东西,还是不够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