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我还能抢救一下-《酒香娘子太醉人》


    第(3/3)页

    这下子那些原本想要求娶张若予的人更兴奋了,你说这婆娘现在名声差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她名声一差,自己的礼金和钱就不需要再拿那么多出去了!

    一时间,更多的媒婆跑向了张家。这下子,不管那些条件够不够高的,哪怕是街边的名声堪忧的王二狗,他娘都托人给张若予来提亲了,说是什么万一这种好事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了呢?

    这些事情也成了上阳县里面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和城里那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百姓的参与下,张若予的名声越来越大,也是越来越差。

    那些吃瓜看戏的人才不顾及从自己嘴巴里说出去的话会对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张若予已经赚了足够的钱,不就让他们编排一下嘛,又不会少块肉还是什么的。

    所以就算张若予心中不喜,但是外头人多嘴杂的情况下,她也没有办法解释。

    但是她莫名觉得,她和赵陵的事情肯定和蓝氏脱不了什么干系。只有原先张家的人才知道如此详细的她和赵陵一起生活的情况,排除掉张家的其他人,也只有张若巧和蓝氏会做这样的事情。

    可是现在她苦就苦在找不到半点的证据,也只能任由外面的人来说话。

    关键的是,那些人的八卦已经影响到了张若予的生意。现在酒坊和绣房堪称是颗粒无收,就连人都没有半个。假如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张若予怕是还不到半个月就再也受不了了,坚持不下去了。

    而刘秀为了顾及张若予的情绪,在家里也甚少出现。可张若予也依稀能听到她这便宜娘亲的哭声。

    “等等,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

    张若予在那边走来走去,着实有些焦虑。

    令她惊喜的是,到了第二天一早,县衙那边来人了,说是县令邀请张若予和刘秀过去做客,有要事相商。

    那些吃瓜的路人一看到捕快来了,就又窃窃私语,哪曾想为首的捕头竟是直接瞪了他们一眼然后呵斥道:“做人,最重要的是谨言慎行!”

    那些犯浑的人本来就对县衙的人有所惧怕,现在被捕头拿着刀在面前晃悠,更是害怕,一个个的顿时都没了声音。

    而张若予本来还在想县令找自己有什么事情,现在看到捕快的动作,心中欢喜不少,盘算着县令应当也不会对自己做什么不好的事情,索性就带着刘秀跟在众捕快的后头去了县衙。

    正如捕快所说的,新进的县令早早就坐在了侧厅等着张若予,他一看到两人过来,还站了起来打了声招呼。

    张若予面上不显,心中讶然,也不知道这县令究竟是什么人,竟然会对我这种普通百姓如此尊重。

    三人坐在一块,一番的互相恭维之后,张若予终于不想装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柴县令,我们还是明人说正话吧。”

    那柴县令原先也是中举之人,因为为人太过正直而被陷害得只被闲置在家中,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但是恰逢李毅然和赵陵与其相遇,也才有了后来他被调来上阳县做县令这一事。假若没有李毅然和赵陵两人的帮助,他怕是会郁郁不得志,在家中带着那一个状元的称号直至终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