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 碎成这样的筷子都能成功修复,这比那些只是单纯处理常见裂纹的其他参赛者不知道高出了多少筹。 于是无可厚非的,方舟的评委打分名列这组的第一,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情况下,还是甩了第二名将近三分。 这种断层式的优势,让方舟一鸣惊人。 王海在初赛的现场将那一双筷子直接转赠给了方舟,这是修复大赛的规矩,也是他个人的一点心意。王海将东西递给方舟的那一刻,方舟听见了照相机铺天盖地涌来的咔咔声, “我总觉得,冥冥之中所有的古玩都会找到他们自己的主人。今日你将这双筷子修好,我便没有将这双筷子扣下来的道理。” 在宣布完评分之后,王海这样对方舟说。那双景泰蓝的筷子也被装在了乌木盒子里,这函装物本身就很昂贵,更别说加上了这双筷子了。 方舟只说了一句谢谢,他知道,越是在古玩界位高权重的人,越不在意古玩本身的价值。他们更重视的是修复者或者是卖家的心血,是否能好好地与岁月打磨之后的古玩相融合。 方舟也没想那么多,他只是在心里盘算着要拿到古玩大会上的东西还差几件。 唐三彩组件是一件,樊圻的画是一件,还有这双景泰蓝的筷子。 还差一件,才算得上是四角齐全。 初赛完了之后第三天才是复赛,于是初赛之后,不少媒体都争先恐后地想要采访方舟。 然而方舟深知说多错多的原理,便也就没有答应,能推的都推掉了。 但是还是有一家报社,不知道怎么打听到了方舟的门牌号,在电梯外拦下了方舟。 看到那个黑洞洞的长枪口对准自己的时候方舟还有些无奈,环顾四周了之后发现这的确是唯一的路,除了接受这一家报社的采访,没有其他可以回去的途径。 于是平凡了前二十多年的方舟第一次体会到名人的烦恼,他身后还拉着和他一起被吓到的林媛。 毕竟两个人之间还没有确定关系,盲目地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下对林媛的名声不好。 “请问方舟先生,我们特地查了历届古玩修复大赛初赛者的资料,您今年的得分甚至超越了当年的黄玲和柯一两位大师!您对此,有何感想呢?” 方舟内心已经翻起了白眼——能有什么感想,他敢有什么感想?那可是享誉古玩界的前辈。 然而面上还是要谦虚地说:“能够两位大师同台切磋,是晚辈的荣幸。” 然而这家报纸的记者明显不依不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