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重生之嫁给前任他哥》
第(2/3)页
王爷皱眉,“她有身子的这段时间,不是安排了太医每日请脉嘛,可曾说过有问题?”
“王爷您有所不知,”说起这个余氏就郁闷,“太医是之远自己请来的,不是张太医,有些话我也不好多问,反正他没说慧心有什么问题。”
这岂不是要成了一桩悬案?
王爷到底理智,他说道:“你私下里问一问齐之远,若太医不曾说什么,那便是没有问题,咱也不避再多想这件事。”
男人想问题就是这样简单,余氏根本不相信给慧心诊脉的太医,不过当着王爷的面她只能应承,“王爷说得是,我这就私下里问问之远。”
齐之远那个心大的糊涂蛋,问他也白问,余氏索性自己去查慧心。女人的直觉很多时候比证据还灵,一系列的疑点导致余氏肯定慧心有问题,那个孩子有八成可能性不是齐之远的。
不过这件事余氏没叫自己的人去查,而是辗转求到自家亲嫂子头上,嫂子正是将军府的主母李氏。李氏分别叫心腹嬷嬷跟小厮去民间查慧心以前的旧事,没出几日,还真就查出了问题。
这日李氏亲自来王府同余氏瞧瞧说:“这事我叫人查过了,你猜这么着,坊间都说慧心这姑娘不检点,她不是开了个茶摊子么,成日抛头露面,不知道有多少男人惦记她呢。”
余氏心一沉,“可有什么具体的证据?”
李氏意味深长地笑笑,“妹子,恕我直言,这种事但凡有证据,那就叫捉奸在床,慧心怕不是早被唾沫星子淹死了,自然是不那么容易留下证据的,但无风不起浪,放在咱们这样的人家,哪怕只是名声上有问题,那就是不能相信的。”
李氏旁观者,比余氏清醒,但余氏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糊涂,她怎么会不知道大家族里看中名声,娶媳妇哪怕她再好,如果有一点名声上的不好,那也是不能要的。可当时齐之远闹成那个样子,她潜意识里纵容着儿子,再加上慧心有了孩子,这才答应了。
今日被李氏这样一提点,余氏总算是清醒了,慧心跟了齐之远的时候已经不是处子身,孩子月份对不上,还不知道是哪个贱民的种,祁阳王府这是彻底当了一回冤大头。
一旦确定那孩子不是祁阳王府的种,余氏便怎么看慧心也不顺眼,一刻也等不得,只想叫齐之远快点休了她。但是,她没有证据,齐之远不会相信,闹来闹去,还是一场内部矛盾。
就在余氏一心想着找证据让齐之远相信,却又一筹莫展的时候,慧心自己作了个大死。
近日皇上头疼症越发厉害,经常在上朝或者议事途中便疼不能自抑,从而必须要修朝,次数一多,朝臣们便人心惶惶,这任谁也能看出来皇上的身体事出了大问题。
皇上的身体某方面说就是天下根本,他一旦出了问题就等于要改朝换代,何况现在没有了太子,谁上位还是个未知数,于是各方势力越发蠢蠢欲动。
皇上越是心急越加重病情,经常整夜睡不着觉,得靠吃药才能睡一两个时辰,而姚贵妃的甜汤对他来说也越发不起作用,因为他从一开始一两天发作一次喝一碗,到后来一天发作数次,就得一天喝数碗,比喝茶还频繁,这令皇上很是受不了,甜汤喝多了会反胃,他连吃饭的胃口都没了,几天下来人消瘦不堪。
故而太医不让他再喝了,只能给他开一些缓解头疼的方子,不过几乎没什么用,离开甜汤后,皇上更加受不了,经常想拿脑袋撞墙。
齐晏之在皇上身边的日子有点不好过,皇上有理智的时候还好,一旦头疼发作简直六亲不认,连齐晏之也得不到好脸色。
这日齐晏之被皇上一只茶盏摔出了书房,李公公见了他便唉声叹气,“侯爷您多包涵,皇上并非有心如此,他最是看重侯爷的,若不是头疼令他失去了理智,也不能对侯爷如此。”
齐晏之点点头,“李大人好好照看皇上。”
李公公看着他愣了一下,觉得庆阳侯未免太淡定,换做旁人,此时怎么也得表现的稍微伤心或者着急一下,之前尚书大人过来,还抹了两滴眼泪呢。姚贵妃就更夸张了,来一次哭一次,不知道的还以为皇上驾崩了。
不过细想想庆阳侯好似就是这样的人,他受皇上器重如日中天的时候也一样淡定,李公公这样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了。
“是,侯爷慢走。”
齐晏之从皇上大殿出来,遇上了在这里等他的九皇子。
两人几乎天天见面聊聊什么的,齐晏之看见他并没有什么意外,“要去我家蹭饭?”
毓宁笑了笑,“也好,反正宫里没什么吃的。”
两人从宫中出去,慢慢朝庆阳侯府去,路上毓宁有些凝重地问:“侯爷可瞧见父皇的样子了?”
齐晏之点点头,毓宁又问:“如今父皇的病,宫里的太医已经没了法子,长此以往朝堂只会越来越乱,你看方不方便请神医进宫一趟?”
这件事毓宁酝酿了好久,因为他跟齐晏之相熟之后,便明白了王充不想进宫的原因,道理上讲,不该勉强人家的选择,人家不喜欢皇族,不想给皇族的人看病,毕竟皇族太复杂,谁也不想进来趟浑水。
但是现在皇上的病药石罔效,这样下去国家都要完了,所以毓宁纠结一番之后还是跟齐晏之开了口。
齐晏之不是很意外,他早就料到毓宁会这样问,但他做不了主,王充对皇上有怨恨,皇上死活跟他没关系,他根本不会进宫。
“你觉得我能左右王充的想法?”齐晏之反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