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此刻,万寿宫。 薛太后坐在主位,手里端着个白底粉彩福桃纹茶盏,正悠悠撩着茶雾。 殿内气氛从方才皇帝跟前的小禄子来传过话后就凝固起来。 伺候太后多年的夏嬷嬷见太后不悦,适时地开腔:“这嘉婕妤也真是不懂规矩,明知新人还未入宫,宫中寂寞,竟也不来陪伴在太后娘娘您跟前尽孝心。” 太后轻笑了一声,脸上却不见喜色,悠悠道:“皇帝都说她病了,哀家若要她侍奉跟前,岂非是哀家不体恤?” 夏嬷嬷赶紧接话:“还是太后仁慈,不与她计较。不过,奴婢觉得,嘉婕妤病了倒是托辞,应是陛下怕您刚换了寝宫,劳神费力,没有心思见后妃呢。” 夏嬷嬷毕竟从太后是后妃的时候就跟着伺候,知道怎么让太后顺心。 太后听着她的话,心里那口气勉强顺了。 现在她最想的,就是拉近与嘉启帝的关系,母慈子孝。 毕竟,她这个太后之位来得颇为意外,她既非生母也非嫡母,全是捡了个漏。 嘉启帝从前在一众皇子中名不见经传,她连话都没与他说过。 四个月前,废太子的消息在暗处传得沸沸扬扬,三月前,太子逼宫失败,连带着搅浑水的几位皇子都被处置。 皇后被废,剩下的妃子里就属她位分最高,她背后又是撑起先帝半壁朝堂的薛家,便被登基的肃王尊为太后。 新皇与她关系太过疏远,对她和薛家来说都不是好事。 不过,皇帝既尊她为太后,想必心里也清楚,他刚登基,根基不稳,薛家于他而言,是必须要倚仗的重臣之家。 如此想,薛太后脸上,忧虑少了几分,添了更多傲气。 “哀家听闻,皇帝给他那潜邸旧人赐居昭华宫?” “是,太后娘娘,听说还配了一个嬷嬷,一个姑姑,四个丫鬟,四个太监。” 薛太后当即摇了摇头,叹息道:“果真不是自小被悉心教育的皇子,做事太过逾矩,不守礼法。嘉婕妤位分过低不堪居一宫主位,也更不够格得嬷嬷和姑姑在身边侍候,皇帝却为她破例。” 夏嬷嬷点头称是,“陛下毕竟不是储君出身,没有主事东宫直接就领诏登基,对许多礼法有所缺漏也是常事。” 又道:“不过,幸而有太后娘娘在,有您提醒规劝,陛下以后慢慢就能养成仁君之范。” “议论帝王乃是大忌,外人面前,你可不要再这样说。” 虽是斥责,薛太后语气却并不重。 夏嬷嬷装模作样掌一下自己的嘴:“是奴婢失言,太后只是忧心嘉婕妤会恃宠生娇罢了,这都是自家话。” 薛太后眼里闪过几丝轻蔑:“嘉婕妤的事,何须哀家忧心?哀家从前也当过后宫新人,最明白帝王的宠爱如昙花一现。嘉婕妤背后没有倚仗,今日能住昭华宫,后日就能被赶出昭华宫给新宠让位,恐怕是没有机会恃宠生娇。” 夏嬷嬷附和道:“太后慧眼,瞧得出此女并不是长久之象。” 薛太后并不把江映梨放在眼里,语气兴致缺缺又笃定:“皇帝现在还念旧,想要补偿陪他吃过苦的旧人,可待新秀入宫,旧情就不值一提了,且等着看她的下场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