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行动第一步-《快穿之岁月悠然》


    第(2/3)页

    这里面的规章制度,自然不是那么完善。

    至少,不是可持续发展那一类的。

    南山书院有一个从创立之初就流传下来的规矩,那就是对学子们的资助,俗称助学贷款。

    只不过,这个贷款没有期限更没有利息,全凭学子们的自觉。

    这肯定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虽然每一代的院长都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宁愿自掏腰包也要资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们。

    但,久而久之,纵使司马家的家底再厚,也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眼看着自家的家底子越来越薄,外面一大堆欠债人却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

    即将接手南山书院,正处于试炼期的司马公子在征询了父亲司马院长的意见,得知父亲一定要坚持不能逼迫学子们还钱后,几经思量过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好法子。

    那就是,将那些学子们的欠钱情况,视欠债年份,分等级公布出去。

    其中,欠钱十年以内的,只派人去通知一下,并告诉他们现在不用急着还,但超过十年不还钱,他们的欠债情况会在小范围内公布。

    欠钱十年以上,二十年以内的,告知欠债者,并小范围公布。

    欠钱二十年以上,五十年以下的,警告就不说了,公布的范围也会扩大。

    欠钱五十年以上,一百年以上的,警告加大范围公布。

    至于欠钱一百年以上不还的,那么不好意思,南山书院将接着书院经营数百年的深厚关系网络,全面公布欠债者的欠债情况。

    要知道,能进南山书院的,可都是资质不错,文采出众的文人,面子和名声这东西对文人来说有多重要就不说了。

    司马公子的这一改革立竿见影,除了一些实在无力偿还,借钱之人的直系血亲都死得差不多,亦或者脸皮厚不在乎名声的,书院借出去的银子很快就陆陆续续的有人来还了,效率十分之高。

    康熙一向施行仁政,哪怕知道佟萱当初说的那些话,晚年也还是搞出了国库空虚,官员大把欠账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