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童言要忌啊-《食色生香》
第(3/3)页
吴县丞的那副算计,方县令早已心知肚明,如今张县尉拉拢了杨志远,与吴县丞和孙典史正好二对二,而他稳坐高台,只看戏便罢。
张县尉算是打定为杨志远出头的主意,揪着孙典史算计个没完。
吴县丞在一旁阴损冷漠的笑着与杨志远谈县衙的规矩,梵音在一旁凑到方县令身旁,“县令大人,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哦?说说看。”方县令对这个小丫头也有了兴趣。
这么点儿的小孩子莫说是个闺女,就是小子出来,见到人多的场合都有怯懦,可这个丫头古灵精怪,一身小尼姑的打扮,反而那副甜笑格外惹人喜爱。
“《论语》讲,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那若这个人身上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怎么办?”
梵音笑的很狡黠,方县令也是一怔,随后轻咳两声,答道:
“那就换一个人。”
梵音很惊诧,她没想到方县令会这样的回答。
方县令很自满,梵音更是讨好的追问。
二人一问一答的,连方县令最喜欢喝的君山银针的多种冲泡的方法都成了话题。
梵音的小嘴“吧嗒吧嗒”说个不停。
从她听、方县令讲,变成她讲,方县令听,一大一小谈的甚是热闹。
梵音了解了方县令的脾性,方县令也从她的身上探到杨志远的为人。
这个杨志远不俗啊,能教出这么一个古灵精怪的丫头——方县令想。
这位县令的野心真大,无论说什么他都能容纳,并表示新奇乐意尝试,哪怕自己这样一个黄毛小丫头他也能叙谈这么久、他是将自己放置高位,在俯瞰众人,由着众人勾心斗角,而他,则在眺望更高的那一层台阶——梵音的腹诽。
众人谈的已经差不离,方县令停下与梵音的叙谈,端了茶自饮一口,“累了,今儿就散了吧,今日要感谢杨主簿的热心,明日正式县衙上工,就要劳烦杨主簿多多辛劳了!”
“愿意为百姓办事,这乃属下的职责。”杨志远说的很慷慨,张县尉一把拍着杨志远的肩膀道:“走了走了,今儿你也不上工,到我家去看看那小崽子……”
梵音与方县令告别,颠儿颠儿的跟着杨志远便跑。
方县令看向吴县丞,“就快到秋收的日子了,各地的粮仓和人员都准备好了么?咱们回县衙商议一下?”虽然抬举了杨志远,吴县丞这里他也不偏颇。
“属下这就向县令大人回禀。”
吴县丞侧身引请,方县令率先迈步离去。
孙典史看着掌柜递上来的账单,眼睛都快瞪瞎了,一十七两八钱?
要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