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2002年内地大片时代开启以来。 已经有多部大片都证明了一个真理。 那就是当一部电影的宣发声势远高于电影本身的质量的时候,该电影的结局一般都不会好。 这条真理在08年的5月再次应验。 到了5月中旬,《功夫之王》继第一周的超爆热度和成绩后,口碑、票房很快断崖式下跌。 截至目前上映三周。 内地方面原本预计将会接近5亿票房的,如今只是堪堪过3亿。 而北美方面的成绩倒还不错。 毕竟是功夫片,而且电影剧情等也更倾向于好莱坞式。 所以总体票房来到了4200万美元。 其余地区的成绩也还行,总体已经有2500万美元左右。 上映不到一个月,全球票房破亿美元。 这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尤其是对中国题材的来说。 所以《功夫之王》的演员们开心。 李彬彬算是这次收获最大的。 一个白发魔女,令人印象很是深刻。 好莱坞方面已经有意给她抛去橄榄枝。 周公子的金燕子也还行,虽说加成远不如李彬彬那么大,但最起码她也算是演过好莱坞大片的演员了。 程龙连杰两人也不用说了,拿片酬的,演完就走,片子好坏和他们关系不算特别大。 当然相比于连杰,程龙才是更稳的那个。 去年他有《尖峰3》,又有代言的《功夫熊猫》,《功夫之王》哪怕扑街得再狠一点,对他来说,他觉得也无关痛痒。 连杰信心也很足,因为《木乃伊3》已经拍完,下半年就会上映。 有这片子在,《功夫之王》扑一点,问题不大。 所以绕来绕去,最后受伤的依旧是华谊大小王。 《功夫之王》的成本毕竟高。 6亿人民币的成本,也就是接近8000万美元的成本。 按照分账的话,最起码也得1.8亿美元左右的票房才能回本。 所以《功夫之王》在这方面显然是不合格的。 不过内地媒体人并不觉得华谊会亏。 华谊毕竟不是星辰。 人家星辰的电影在海外也不全是分账的,真正能做到常例分账的只有东南亚和北美以及其余个别几个国家。 其余地区是灵活安排,但总体来说星辰真正会选择分账的地区也不多。 华谊没星辰的实力,他能做到这样? 所以大家先入为主的都是从版权卖断的收益去计算。 然后便有人曝出,说《功夫之王》的版权卖的很高,起码5000万美金是有的。 8000万美元卖5000万美元,内地和香江又是分账,再加上广告收益,这一下,大家觉得华谊怎么都能回本了吧? 但很快又有人曝出,说华谊在海外这次是走分账路线,而且是一次性和四十多个国家签分账,其中包括老美。 这下很多业内人士就不淡定了。 因为真要是如此,那么按照现在《功夫之王》的成绩来算。 华谊得亏更多! 因为分账的话,最多最多拿到手的只有3成。 按现在票房算一算,也就是8000万美金成本,现在最多只能收回来3000多万? 很多业内同行第一时间捂住了嘴,尽力不笑出声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