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片其实也有提到过这一点,比如“罗斯福”就有说过:“我不是总统,我只是一座蜡像而已”。 蜡像,和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不同的。 这是喜剧元素的设定,也是推着主角走向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都是保留历史人物所有性格和文化,那就不好玩了。 其余世界各地的元素也要有。 原片也出现过“兵马俑”“石狮子”等中国元素,但没有戏份。 路平安版本的也可以这么玩,加点外国元素,比如戴假发的欧洲佬、脏兮兮的海盗、罗马石膏像、遛狗的埃及法老等,但同样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没有戏份。 剧情的话,只要在博物馆设定上改一改即可。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换成一座没什么生意,即将倒闭,博物馆老板又是个乱来的,啥都往里放的财主。 主角同样是一个失意的父亲、发明家,通过一份没人敢做的工作,在儿子面前重获尊严,走出离婚的阴影重获爱情,最后博物馆生意火爆,主角在事业上也获得了成功。 如此一来,一部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片子就诞生了。 这虽然会比原片少了那么一些放眼全球的格局。 但路平安觉得问题不大。 因为还是那句话。 文化输出,得看国力、环境和输出渠道。 现阶段不现实,尤其是对这种文化元素浓郁的电影来说。 所以路平安的目的就是先让国内的观众觉得好看,在国外真的赚不到多少票房那也没事。 再者说,反正我先拍出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的IP,提前插了眼,版权就是我的。 好莱坞明目张胆不花钱就想薅一个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上映过的ip? 人家也要脸的好不好! 所以对海外的收益,路平安更多的只看改编权。 甚至改编权都不是他的目的。 要是中国版的打不出多少海外伤害,他就自己搞一个美国版的。 1200万美金成本,全球5个多亿美金的票房呢,能赚的话肯定要赚一赚,而且还可以多掺杂一些中国的元素,增加戏份。 这总比原版中国元素只是打酱油的要好。 真要是怕被扣帽子的话也不用自己导演,反正翻拍同一部电影和拍系列片一样不给奖励。 所以让别人导即可,对外宣传改编权卖出去了就好了。 要是美国版的影片可能还没你的好看,却能比你成功,这只能让广大国内民众反思实际问题。 总之只要把国内版的拍好,路平安就会一直赢。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把电影拍得更有意思。 剧本、前期准备是一方面,演员也是一方面。 主角很重要。 要有演技,还要擅长喜剧,人品、观众缘都要好。 选谁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