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关于电影主创阵容的事情说完后。 弗雷德又询问起了关于宣传口径上的事情。 “老板,针对购买索普改编权的宣传,这次依旧不涉及到你吗?” 筹拍《打工女郎》,羽生秀树就不愿意在项目上担任职务。 对外公布主创阵容,以及拍摄预算的时候,羽生秀树也不愿意让新闻提及他的名字,弗雷德才刻意引出了霓虹母公司云上娱乐。 也正是因为有《打工女郎》的经验,弗雷德此时才会有此询问。 面对弗雷德的问题,羽生秀树理所当然的说。 “与打工女郎一样,以公司的名义宣传就可以了,我在阿美利卡还是低调一点的好,省的太多人认识。” 在霓虹已经出足了风头的羽生秀树,受够了知名度带来的苦恼,平日里不做伪装都不好出门。 他实在不想在阿美利卡也搞的人尽皆知。 可羽生秀树的话,却让弗雷德很是无奈。 低调? 他其实很想问自家老板,是不是有那个什么被迫害妄想症。 弗雷德最近听说的霓虹富豪,霓虹大资本企业,可是一个比一个高调。 而自家老板财富不比那些人少。 可在阿美利卡的行事风格,与那些人相比,简直就是个另类。 好莱坞经营电影公司的商人,一个个只担心自己曝光度不够,哪有整天害怕出名的。 连默多克那样五十多岁的老派富豪,都经常在媒体前刷存在感。 老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喜欢玩低调。 想到这里,弗雷德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报纸,递给了羽生秀树。 “老板,有时候你真该向他们学学,那样我们应该可以省不少宣传费用。 我还有工作要回世纪城处理,就不打扰老板了。” 弗雷德说完便起身朝外走。 羽生秀树连忙对邓娜说,“帮我送一下弗雷德先生。” 待邓娜陪着弗雷德离开房间,羽生秀树这才看起了手上刚接过来的报纸。 竟然是一份来自纽约的《华尔街日报》。 标题十分的夸大其词。 【令人担忧的霓虹财富!】 再看具体内容。 刚刚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霓虹某位保险公司老板,豪掷六千五百万美元,买下一副欧洲名画。 报纸编剧对此评论:这位买家出的价格是荒谬的,毫无根据的,严重扭曲了市场的行为。 紧跟着这条新闻的,还有霓虹几家财团背景的地产公司,开始在纽约试探投资地产的消息。 其中最耸人听闻的,便是霓虹三菱财团有意购买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洛克菲勒中心。 不过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出面澄清,无论三菱出多少钱,洛克菲勒集团都没有出售洛克菲勒中心的想法。 嗯…… 羽生秀树很想说,“真香”定律果真通行全世界。 毕竟日后三菱拿下洛克菲勒中心的事情,是霓虹泡沫经济时期,足以和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比肩的大事件。 他脑子里记的非常清晰。 简单的看完报纸,这则新闻通篇只有一个主题。 那就是对霓虹资本的担忧。 不过羽生秀树全然不在意,随手把报纸丢进垃圾桶。 别人高调,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才不会学这些被钱烧坏脑子的家伙。 身为一名渣男,知名度太高了并非好事情,有些事做起来实在不方便。 他可不想带美女开个房间,都要担心被娱乐记者抓拍。 毕竟在阿美利卡的传媒界,他可没有霓虹的权势,能把一些新闻压下来。 如今有这些家伙拼命的刷存在感,吸引媒体注意。 那他正好低调赚钱,发财致富,泡泡美女。 何乐不为呢? 再说了,霓虹泡沫经济绚烂又短暂。 这些家伙也高调不了几年了。 说来也是可笑。 后世许多媒体报道霓虹泡沫经济,各种阴谋论四起。 说阿美利卡强行逼着霓虹签署广场协议,收割霓虹三十年经济如何。 可羽生秀树此世亲身经历之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广场协议的签订可不止有阿美利卡和霓虹。 联邦德国,英国,法国,也都签了字了。 签订之时,霓虹也没有丝毫的不情愿。 相反,霓虹本土可谓是一片欢天喜地,都在庆祝日元升值。 毕竟对于坐拥大量现金和存款的霓虹企业,还有霓虹个人而言。 日元升值,就代表他们的资产无形中增加了。 协议签署之后,且不说喜大普奔的霓虹企业。 不少霓虹家庭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示。 以往他们每年只能旅行一次,还只能在霓虹进行。 可日元升值后,他们花同样的钱,已经可以去夏威夷,甚至是欧洲旅行了。 而且在协议签署后的第一个货币升值阶段。 日元在四国货币中升值还不是最多的。 若是就此止步,霓虹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但问题是,其他国家没有霓虹这么疯,一路把泡泡越吹越大。 而且即便泡沫破碎,霓虹经济其实还有缓口气的机会。 但是以银行为中心的各大财团,为了照顾和挽救那些本该在泡沫破碎后被淘汰的本财团僵尸企业。 不断把用来救命的资金,投入到这些没有希望的企业中。 最终,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硬生生的把自己玩死了。 这就是为什么泡沫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破碎的。 可霓虹经济真正崩溃,大中型企业成规模的倒闭,却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事情。 所以单纯说,泡沫经济是阿美利卡收割霓虹,实在是有些站不住脚。 阿美利卡一些资本固然在泡沫后期抽走了资金。 可问题是泡沫经济后期,霓虹的经济体量,已经不是一些资本抽走资金就能动摇的。 刺破泡沫的是霓虹自己。 一路疯狂,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死,拖垮的也是霓虹自己。 阿美利卡固然是始作俑者,撇不开责任。 但霓虹资本也不是什么可怜无助的小白花。 泡沫时期,霓虹资本大量出海投资。 这些资产不但没有受到泡沫破碎的影响,反而都大大的增值了。 所以泡沫破碎,霓虹本帮经济崩溃。 霓虹有钱人的生活非但没有改变。 反而因为经济下行,普通人彻底失去晋升与创业的途径。 富人的阶层变得更加稳固,掠夺财富也变得更加容易,享受的特权也远胜泡沫之前。 别的不提,就拿霓虹的女性而言。 经济好的时候,她们还有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美好生活的机会。 可泡沫破碎之后…… 艾薇产业,风俗产业蓬勃发展,四十万女性齐齐下海的壮观场景了解一下。 普通女孩子拼了命都想要去做偶像,做明星,为了成名甘愿付出所有了解一下。 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霓虹上层歇斯底里的狂欢。 疯狂的吸食普通人的血肉。 普通人活不下去,自杀率飙升,社会空前高压,年轻人集体躺平,那和权贵有什么关系。 海量的中产阶级破产。 权贵的财富反倒在霓虹的总体占比中不断攀升。 只不过。 这些事情羽生秀树根本不需要去担心。 因为……他已经是上层中的一员了。 而且作为一名穿越而来的二五仔,霓虹是死是活他才不在乎呢。 甚至巴不得越惨越好。 这样他才有机会,趁着别人倒霉时大把的捞好处。 那些在泡沫破碎下无助的美少女。 他也不介意照顾一二。 毕竟特权这种东西,没有的时候他疯狂吐槽。 可当他置身其中,那就是甘之如饴了。 作为有钱有颜的“暖男”,他怎么忍心看着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浪费年华。 所以…… 还是让他把这些女孩的美丽青春变得更有价值一些吧。 —— 弗雷德告别羽生秀树后,开始着手筹备《虎胆龙威》。 不过好莱坞的云上影业毕竟是家小公司,并没有能力同时制作两部大制作。 因此关于《虎胆龙威》的拍摄,肯定是要放在《打工女郎》之后的。 如今也只是进行前期的剧本创作,大致筛选主创人员等工作。 毕竟像是这种大制作的电影,有时候单单剧本搞上几个月都很正常。 五月十一日。 就在弗雷德任劳任怨的工作时。 羽生秀树大中午的却在木槿花园隔壁,原本属于哈里森·福特的豪宅里,接待了一位霓虹来的客人。 “秋元桑,好久不见。” 羽生秀树接待的不是旁人,正式秋元康。 当然,现在戏称这家伙一声秋胖胖也没有任何问题。 初认识对方的时候,秋元康还算是一位年轻小鲜肉,至多有一点微胖。 可随着‘少女队’,‘小猫俱乐部’的相继成功。 秋元康和事业一起增长的,还有其体重。 似乎是为了配合加州阳光灿烂的天气。 此时对方那胖成葫芦形的脸上,还带着一副看似新潮,实则土气,完全和对方脸型不搭的大牌墨镜。 让羽生秀树实在是无力吐槽。 就这品味,究竟是怎么勾搭上高井麻巳子的。 嗯…… 没错,此行对方来拜访羽生秀树,身边已经带上了未来的老婆,青春靓丽的高井麻巳子。 看来不止是体重。 这勾搭女孩子的手段,也和体重一样增长迅速。 因此身为主人的羽生秀树在招呼完秋元康之后,顺便向高井麻巳子打招呼。 “高井小姐,上次见面还是在茶社吧。” 第一次和秋元嫂见面,对方还身穿水手服,和工藤静香现场表演小黄歌来着,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是的,羽生会长。” 高井麻巳子明显有些放不开。 也不知道是因为羽生秀树的身份,还是因为秋元康带她来,曝光了他们的关系。 这时,秋元康跟着说。 “羽生桑,说好久不见有些夸张了,距离我们上次见面也还没间隔一个月吧。” 此次秋元康来阿美利卡,正是为了“小猫俱乐部”。 ‘小猫俱乐部’在洛杉矶不但要拍摄音乐录像带,甚至还要拍摄阿美利卡特别节目,分别在富士电视台与云上卫星电视播出。 秋元康作为节目制作人,以及音乐录像带的监督,肯定要全程跟随。 不得不说,秋元康也算是一位全才了。 作家,歌词作者,编剧,电影导演,节目制作人,唱片制作人,事务所老板…… 还真是什么都能来。 羽生秀树闻言,心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可能在阿美利卡这边做的事情太多了,让我感觉过了很长时间吧。” “羽生桑真是了不起,在好莱坞投资大制作的消息,我在霓虹都看到新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