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阅卷组的故事-《这个明星想找个班上》
            
            
            
                
    第(2/3)页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描写,大气啊,不过陈藩,徐孺是谁?有什么典故吗?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这段能看明白,这是将自己代入了一个古人的视角?天才啊!
    赵老师感觉自己有些点评不了这篇文章了,拍拍一旁的孙老师:“老孙,先别打分了,快来帮我看看这篇作文。”
    孙老师起身笑道:“我看看是什么作文,连你老赵都拿不准了,以前你可从来没叫我帮忙看过卷子。”
    两人一起往下看起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
    “这...这是哪个省的考生?这能是一个高中生写出来的?”
    “我甚至连一些句子的内在含义都读不懂,这太可怕了。”
    周围的阅卷老师也被两人的惊呼声吸引过来,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老教师还笑道:“看来这是又出现什么好作文了,我记得已经有三年语文阅卷组没出现过这种场景了。”
    于是在两位老师身后,又多了七八个人阅卷。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快,快去把组长喊来。”水木大学的一位老师偷偷给一位年轻教师使眼色。
    “快去给教授叫来。”清北大学的老师反应也不慢,同样对自己学校的年轻老师轻声说道。
    没一会就看到门外有四五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同行而来,其中清北大学的吕怀恩一进门就开口道:“什么作文啊,还至于你们约好了一样偷偷摸摸的去叫人。”
    当时第一个反应过来的那位水木大学的老师一拍大腿,“完了,怎么都来了,看来小李还是慢了一步啊,这下竞争要大了。”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好文采啊,怪不得伱们这么着急喊我们过来,确实不错。”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吕怀恩忍不住念出声音:“我靠,这手法绝了。”
    【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