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士诚派来与章诚接洽从集庆到淮安之间的铁路建造事宜的平章政事李伯升,在坐大同社新造机车从镇江来集庆的铁道上,就因坐了蒸汽列车而对接待他的大同社使者陶成感叹起来。 陶成笑着对李伯升说:“天下自然是要变的,而且会变的越来越好。” 李伯升点了点头:“鄙人愿意相信公说的这话,毕竟车都不用牛马了,那说明,牛马可以更多的用在别的地方,则人也就不用再为牛马了。” “公这个说的极是!” “蒸汽动力的出现,很多辛苦的活计都不再需要人去做,只是需要人读书的地方倒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更需要把人当人,需要让更多的人都能自由的去治学去研究各种新技艺,发展自己的兴趣。” 陶成继续跟着说道。 李伯升听后神色更加凝重,而沉思了一会儿后说:“所以,你们大同社现在能工巧匠特别多,制造出的新技艺新器械也特别多!” “鄙人也没想到,让更多人可以醉心于奇技淫巧的研制后,会如此造福于民,比花心力让人明人伦知道德要有用的多啊!” 李伯升说着就看向了车窗外面。 车窗外,乡村集镇上来来往往的平民百姓吸引了他的注意。 因为他发现这大同治下的平民百姓竟都穿的很好,没有补丁,脸上都无菜色,不少平民女子甚至也戴有银制首饰。 更让李伯升称奇的是,在这么一个小镇上,竟有两个学校,读书声朗朗不绝,他在车上都能隐约听到,乃至也能看见有庶民百姓还在道旁相遇时也互相拱手致礼! “我本以为我大周治下的百姓就已算安宁的了,没想到这大同社治下的百姓还更加安宁,甚至也更加富足殷实!” “或许这天下就应该由大同社统一!” “无论如何,大同社会治下的百姓的确更富足安宁也更得教化,还更知礼。” 李伯升因此内心颇为感慨地腹诽起来。 他不由得后悔当年接受张士诚征辟的决定,而觉得自己当时应该多等一会儿,等到大同社据有江南,来江南投大同社也不迟。 对于李伯升而言,他本就很在乎百姓的生活状况。 这与他父亲在元廷本就是一名清官有关,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跟着很在乎民众,乃至加入张士诚的队伍做官,也是为了让天下尽快一统,而让百姓获得安宁的生活。 但现在,李伯升在看见大同社治下的百姓生活情况后,也就不得不承认,大同社如果得了这天下只会让天下百姓过的更好。 因为李伯升由衷觉得大同社对百姓的确很仁德,所以,他在见到章诚后,就主动向章诚作揖行了一大礼:“不来贵地不知道,章先生江南诸民变得如此富足!” 章诚见李伯升如此谦恭,倒也很是诧异,同时也颇为高兴,他是乐于听到有士大夫愿意根据客观事实承认大同社的价值的,毕竟这也等于承认了他的价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