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地主官僚们不想大同,朱元璋面临选择-《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第(3/3)页

    陈友定和文士幕僚们都很清楚的认识到,大同理念虽然不让他们喜欢,但大同理念的确能让政权实力增强的非常可怕。

    眼下陈友谅被大同社轻易打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陈友定对挡住大同社对福建的吞并也没有什么信心。

    他知道,现在的大同社,就如同战国时期执政理念更先进的秦国,他们这些就如同昔日不愿意大幅度革新自己的六国一样,别说单独打败大同社不可能,就算是合盟打败大同社都不可能。

    因而,当朱元璋派使者范镇来劝降陈友定时,陈友定没有像原历史上一样直接杀掉劝降者。

    毕竟这一世,他知道他这个福建割据势力不是大同社的对手。

    不过,陈友定依旧不愿意接受大同理念,去把百姓当人看。

    尤其是一想到,他要是接受大同理念,就等于让他承认他有责任让他内宅那些婢女仆人也富贵起来,他就感到非常难受,就有一种自己其实不是贵族的感觉。

    所以,陈友定特地问着来使范镇:“你们上位真的执意要一直坚持大同理念,哪怕是将来真的得了天下,也是如此?”

    “这个。”

    范镇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他主观上其实跟陈友定一样,也希望朱元璋继续建立家天下的王朝,别整什么大同社。

    天下汉人就该贵贱有别,老百姓就该一辈子做牛马!

    哪怕是老百姓可以富贵,那也只能是看个人的造化,不能说是统治者有责任让每个老百姓都富贵。

    这样,统治者才不用非得尊重可以增加生产劳动的人才,才可以让,无论有多利于国家和人民富强的人,只要地位低于自己,也得在见到自己时给自己下跪磕头。

    如同儿子再优秀,也应该在父亲面前卑微如尘土一样。

    范镇虽然主观上这么想,但他客观上不敢贸然代替朱元璋,也就只得故作高深地选择不回答,而反向问陈友定:“公为何这样问?”

    陈友定见范镇不肯透露朱元璋的真实想法,只得起身道:“那好!我把话挑明,我可以归附他朱元璋,让天下早日一统,但是,我只接受归附他朱元璋,只愿意认他为君主,只有他愿意做天子且独尊儒道的天子,我才愿意归附,如果他不肯摒弃大同理念,执意乱君臣大义,让这天下君不君,臣不臣,民不民,那我只能与他朱元璋为敌,要么他死,要么我亡!”

    范镇听后只说道:“可公现在与我大同社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以卵击石就是以卵击石,宁殉道,也不苟活!”

    陈友定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范镇倒也因此不禁对陈友定作揖一拜。

    陈友定也明白范镇为何拜自己,也就没有多言,只跟着回了一礼:“公当劝劝上位,为天下生民立命计,不因弃圣人教义,而使天下兵戈之事不能速消。”

    范镇点了点头:“在下尽力。”

    陈友定因而向范镇再次一拜。

    本来是范镇来劝降陈友定的,这一下子反倒成了陈友定来劝范镇,还劝成功了范镇,使得范镇答应劝劝朱元璋。

    可见儒教在地主官僚心中的地位有多强大!

    朱元璋在从范镇这里得知陈友定的条件后,也神色严肃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