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必先拱手称是。 周闻先这里却皱起眉头来。 陈友谅见此便问他:“周先生有何疑虑?” 周闻先道:“臣颇为不明白,他们大同社为何把这些文人的谋略都登载报上?难道他们是真的没把这些文人的谋略放在眼里,或者说是有恃无恐,真觉得他们大同社不会输?” “这么说来,真正狂妄的是他大同社!” 陈友谅说了一句。 但接着,陈友谅因为想到眼前的太平城迟迟不能攻克,而倍感沮丧起来,突然觉得大同社似乎才是真的有狂妄的资本。 “陛下说的是。” “这大同理念不愧是搅动天下风云的妖邪之学,他是真的不把我们儒生放在眼里,也不把圣人教义放在眼里!” 周闻先神色严肃地说了起来。 —— “什么圣人教义,什么道学正统,现在看来,孤都不应该在乎,孤只应该在乎能给孤带来多少好处。” 张士诚看着与大同社通商后所增加的大量商税与关税税收,而两眼放光地说了起来。 原来,章诚在张士诚同意与自己大同社这边通商且开放所有口岸后,为了让张士诚有足够的军事实力维持内部商业秩序,便还是给张士诚的大周敲定了关税和商税细则,让自己这边的商贾老老实实地在张士诚的地盘缴税,甚至章诚主动派了自己这边在中央财政学堂毕业的人才去张士诚那里给张士诚管理税务。 对于章诚而言,反正现在大同社的目的是工业品倾销,交点税影响也不大。 但对张士诚自己来说,却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因为他到现在都还没进行大刀阔斧的内政改革,从权贵官僚身上根本收不上来多少税,老百姓又穷得全靠土豆红薯吊着命,也刮不出油水。 所以,张士诚在通商后所产生的大量关税商税收入之前,他的大周政权财政收入少的可怜。 而现在,在通商产生大量关税商税收入后,张士诚自然感到高兴,而也就更加觉得自己对大同社认怂是明智之举。 于是,在陈友谅派来的使者来传达陈友谅邀约他一起进攻大同社后,他直接严词拒绝: “孤岂能做破坏天下安宁和平之事!” “天下人谁不知道,孤最不喜征伐之事,当初,大同社兴兵来逼孤交出谢再兴,孤都能为百姓安宁而忍住没兴兵!” “所以,孤怎么会跟他陈友谅一起无故征伐他人,而伤天下百姓?” “你们回去告诉他陈友谅,孤只保境安民行仁政,结交四方朋友,不会做百姓不愿之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