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键是,随着粮食产量大爆发,中华军这边的兵马还在迅速壮大,所以,基本上前方大军打下一处城池,就能立即有军队来接防。 另外,各地的匪寇也很难存在太久,因为各县驻扎的脱产官兵都在迅速增加。 刘伯温在来集庆的路上,就不时看见许多兵马过境去他的家乡两浙地区。 这让刘伯温颇为震撼。 因为他没想到中华军在短短一年就增加这么多兵。 刘伯温是参与过战争的,所以他清楚增加大量兵员的背后,会意味着要增加多少粮草的供应量。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没谁敢贸然扩充兵马。 一般如果真要强行扩充兵马,不顾粮食产量的话,就会导致百姓无法生存,会大量饥饿而亡。 但刘伯温意外发现,他沿途没有看见饿殍,只看见许多百姓在秋收结束后,于草垛边,拍着肚皮晒太阳。 这让刘伯温不禁暗叹:“这章诚发现的土豆真这么高产?以至于在扩充大量兵马的同时,还能让百姓无饥馑之患?” 更让刘伯温啧啧称奇的是,大同社统治区的许多士绅没有在这个战乱年代,囤粮囤布,而是在疯狂销售布匹和粮食。 因为刘伯温在途径常州时,就发现常州水道上的许多粮船和布船都挂出了超低的价格在卖粮卖布,价格甚至比他浙东家乡的价格要便宜一半不止,甚至几乎就没有什么利润可赚。 刘伯温自然知道这背后肯定是有很多豪绅大户在疯狂倾销粮食布匹的缘故,不然不会把粮食和布匹的价格定的这么低。 毕竟他自己就是豪绅,知道能把粮食布匹操纵到这么低的价格,那只能是豪绅大户们在疯狂出粮出布。 在刘伯温的认知里,也只有豪绅大户才有这么多粮食布匹,而能够把价格压这么低。 所以,刘伯温不禁对自己儿子刘琏感叹说: “到底在这位章先生理政吴地后,让这土豆和棉布有多高产,才让豪绅大户把只想囤积起来的粮食布匹疯狂甩卖,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啊!” “的确可怕!” “这样下去,百姓只怕就不再会愿意为了吃饱饭穿暖衣为奴为婢了,只会有那些好逸恶劳又想过得精致的人才愿意为奴为婢,可这样的人为奴为婢,对权贵显宦不是好事。” 刘琏跟着感叹了一句,也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刘伯温点了点首,就继续说道: “这位章先生是真的大手笔,也是真的救天下苍生,为父的确不如他!” “父亲!” “你看!” 这时,刘琏指向了一艘挂有卖田旗的一艘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