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是有功,众兄弟都立了功,所以确定谁为贵胄,很难现在就全部定下来,不如先定几个紧要的,做个标范,” “除咱自己以外,章先生你肯定是要定为勋贵的。” “咱自己虽然蒙诸公高看,推为义军之君,但现在不宜直接称帝,毕竟我们的国家还未立,且也暂时只定以勋贵之称。” 朱元璋这时说道。 众人颔首。 于是,朱元璋就被众人推为了吴国公。 而接着,朱元璋就根据义军实际情况,提议封章诚为公,郭天叙、张天佑、李善长、冯国用、邵荣为侯,朱文正、徐达、常遇春、谢再兴、邓愈为伯。 于是。 章诚就被廷议议封为理国公。 郭天叙则被廷议封为泗州侯。 张天佑被廷议封为和阳侯。 李善长被廷议封为怀远侯。 冯国用被廷议封为安丰侯。 邵荣被廷议封为五河侯。 朱文正为平江伯。 徐达为太平伯。 常遇春为句容伯。 邓愈为江宁伯。 谢再兴为溧阳伯。 皆世袭罔替。 义军也改名为中华军,意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除此之外,廷议还一致决定,勋贵有任何不德不法之事,需廷议后决定如何处理,中旨与有司不得直接逮拿,意在体现尊卑有序,不轻慢国家勋贵功臣。 章诚知道,总的来说,元末这支起于郭子兴,然后现在由穿越者、农民、降兵、地主、工匠、水匪、寒士组成的义军,目前也只能走到贵族与君王共治的地步,离所谓最高境界早的很。 尽管,大同社的理念是为天下百姓谋富贵。 但因为持有保守思想的人在义军中还是不少,虽然他们在明面上也加入了大同社,接受大同理念,但很多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不是真的接受,所以,会让制度走歪。 而且义军将来会不会连贵族与君王共治都没有,只有君王独治,也不一定。 毕竟眼下义军出现贵族与君王共治,是因为在打江山初期,各方军头还存在,皇帝不是唯一掌控大规模兵权的人。 这同很多王朝初期都会出现贵族与君王共治一样,有的王朝初期,甚至还出现贵族能直接打君王屁股的情况。 所以,义军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还是要看社会经济怎么发展。 如果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不能迅速发展起来,不能逆转自然经济的强大惯性,在灭元后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那义军建立的新王朝还是会继续走到君主独治的地步。 如果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真的逆转了商品经济,出现大量工人和技术员以及商人等非农业人口,贵族中也出现不以兼并土地为主要剥削方式而是以对外掠夺为主的大量资本家,民智也得到极大提升。 那义军建立的新王朝,可能会从君主与贵族共治,走向君主与资产阶级共治,乃至君主制被直接消灭,直接共和的地步。 但未来的事。 谁能知道呢。 章诚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建立工业化,尽量去开启民智。 因为现在还是处于君主与贵族共治,本质上还是跟民智开启的不够有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