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章诚颔首,对朱元璋说道: “战争是经济的竞赛,我们要打好接下来的仗,需要养活更多的民众,张士诚给我们带来的军火之利,是可以让我们养活更多百姓的,这样我们可以更加不愁兵源。” “好一个经济的竞赛!” 朱元璋听章诚如此说后,就点了点首: “这么说来,他张士诚现在竟然成了咱财神爷,为咱养活起整个工业来!” 接着。 朱元璋就满眼兴奋地用手摸了摸眼前满箱满箱的丝绢,笑着说: “咱都有些希望,他张士诚能一直跟胡元打下去,不要接受招安了!” “丞相说的是。” “我们应该让对外联络的人往这方面努力,不能让张士诚被招安。” 章诚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章诚这里则笑道:“但让无地百姓们变成工匠,还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打造兵械不是谁都会的,更重要的是,得让百姓愿意当工匠,而不是投附大户为奴或者入山为匪。” “为鼓励青壮加入义军,我们是对参军中除本人还对其家人免役一人。” “对于愿意当工匠的,不如也在免役上给予鼓励?” “但不能跟参军一样,以免影响兵源,干脆这样,愿意报名学习当工匠的,本人终身免役。” 同在政事堂议事的李善长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章诚和朱元璋皆颔首。 章诚还说道:“好,中央工业学堂这边就筹备扩大培训规模,争取让滁州有更多的工匠。” 朱元璋颔首,且不由得搓了搓手,笑着对章诚说:“真不知道这样的话,几年后会增加多少工匠?” “应该会不少!” “不过,现在不仅仅是工匠得赶紧培养,铁矿等矿产也得抓紧补充。” “据我所知,太平路太平府富藏铁矿,故当尽快渡江拿下此地,以解决矿石之不足。” 章诚说道。 也同在政事堂议事的冯国用这时也跟着说: “太平此城应当拿下,有此城在,集庆门户便洞开,利于我们在将来打下集庆城,而一旦打下集庆城,就能以集庆为基业,发展壮大!” “没错!” “受之前章先生麾下神机营影响,现在元兵大量已经回调集庆,连和州都已经不再急于收复。” “所以,可以说,现在集庆周边诸路已空虚,正适合征讨。” 张天佑也跟着说了起来。 在看见滁州军械行得到来自张士诚的大量用于支付军火款的丝绢后,他也很兴奋,也开始更加愿意与朱元璋等一起齐心打江山。 毕竟,他和郭天叙现在都已经在滁州军械行投了股。 所以,这意味着,这些丝绢会有他们的一份。 这年代,丝绢和黄金白银、粮食一样,是硬通货,很保值。 很多地方也直接以这个为税金。 自然也就没人不喜欢丝绢。 “在整编结束后,就打太平路!” 朱元璋因此敲定了下来。 章诚这时则继续说道:“要打太平路,无疑水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在瓦梁垒就编练了水军,打造了战船,但那個规模作为偏师袭扰元兵,攻取一些未大量囤积元兵的城池还可,要承担主力过江办不到,以我看,应该联络巢湖的水军李普胜、俞通海他们,看看能不能招揽他们为我们所用。” “巢湖水军?” 朱元璋和政事堂的众官没想到章诚已经想到了这一步,也就都朝他看了来。 他们没想到,章诚竟然早做了这方面的打算,一时,都更为敬佩起章诚来。 但他们不知道章诚是拿着历史上朱元璋等壮大的经验来做事的,而不是他真的能神机妙算。 朱元璋这时还主动问了一句。 章诚颔首:“据我拱卫司调查得知,现在巢湖水军与庐州左君弼不和,颇担心被其吞并,所以,我们只要派一有身份之人去与他们谈判,或许他们愿意归附我们。” 朱元璋听后点首,笑道:“章诚果然未雨绸缪在先,如此看来,太平当一定能拿下,只是眼下谁去见李普胜他们合适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