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位少年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后面那群不良少年也一样。 他们都就读于一所在这座市算是二流的学校里,几人都是八年级的学生。 眼睛少年的名字叫做法兰特尔—贝拉特,那是个很少见的姓氏。 而送他回家的那位不良年,他的名字则叫做斯科特里。 很普通的名字,街上喊一嗓子,大概能有十几个人回过头来。 这所二流学校的名字叫做“巴尔沃夫学院”,在二流里也属一线。 不过其入学条件却没有一流的中学那样严格,——有钱就能进,没钱就靠成绩。 这是一所私立中学,在这个国家,私立中学是比公立学校要好的。 当然,国家大力支持的公立学校除外。 就拿这种中级学校来说,以国名或者市名,又或者某位历史名人冠名的学校,基本都属于公立学校。 同时,这种学校往往也是一座城市内顶尖的学校。 当然,巴尔沃夫并不是什么历史名人。只不过是这座城市很有名的一個商人罢了。 公立学校的好处是各项学杂费全免,但是你得有那个资格去才行。 一流公立学校的招生学生名额同样也会分给那些出了高价的富家子弟们。 当然,所需要缴纳的各种学杂费也是极其高昂的。 法兰特尔的成绩其实很不错,按照他的考试成绩,是足以进入一流公立学院的。 但法兰特尔并没有选择去这些一流学校,而是选择了这所二流中学中顶尖的巴尔沃夫中级学校。 用他说服父母的话来说就是:“我在这里可以获得远比那些一流中学中要多得多的教育资源。 因为我的优秀,老师和学校们会对培养我而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一点是我在那些一流学校里所不能得到的,因为那里的天才实在是太多了。” 在法兰特尔就读于巴尔沃夫中学之后,事实也证明了法兰特尔的话: 他得到了学校的大力培养,不仅学杂费全免,同时每年还会给他发放不菲的奖学金。 巴尔沃夫中学的学费并不便宜,每年的学杂费各项费用加起来,即便法兰特尔的家境不错,但这六年也任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了。 如果能省掉的话,自然是更好。 每年学校给法兰特尔发的奖学金是最高额,虽抵不了全部的学费,但也不错了。 因为法兰特尔家庭条件可以,所以他享受不到学杂费全免的待遇,这个是只有贫困生才能享受的。 按理说,这样一个家境不错,同时也受到学校重视的好学生,显然也不会,也不需要和这么一群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法兰特尔对于其他的那几个不良少年,也确实是十分厌恶的。 而少年的真正目标,其实是这位刚刚出手帮助他的斯科特里。 斯科特里和法兰特尔,两人算是从小就一起长大的。 在小学的时候,他们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朋友了。 两人住的很近,斯科特里的家庭条件同样也十分优渥,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富裕。 只不够,在几年前的一场意外之中,他的父母双双身亡,家里的产业也都被无良亲戚所侵吞。 而如今的斯科特里,只能寄居在他叔叔的家里,这是斯科特里家族现在唯一还对斯科特里好的亲戚了。 斯科特里叔叔家里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斯科特里的父母也曾想照顾一下叔叔,但却被叔叔一家给拒绝了。 当时叔叔曾说过:“我们吃得饱住得起,女儿的成绩也好,根本不需要担心学费问题,有什么好接济的?” 斯科特里和他叔叔一家居住在下城区的一座小区里,家里房子面积不大,九十多平,倒也够住。 没有外债,每年的收入混个温饱还是没问题。 在斯科特里他们家遭难之后,法兰特尔也想过让父母接济一下法兰特尔,而法兰特尔的父母也曾想过收养斯科特里。 但同样的,也被斯科特里给拒绝了。 后来法兰特尔的父母也试着每年给斯科特里叔叔他们一家一点钱,以资助他们抚养两个孩子, 这个倒是没被斯科特里叔叔拒绝。 但斯科特里的叔叔并不肯接受太多的资助,只接受一部分。 而且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告诉斯科特里。 当斯科特里的叔叔第一次拿到钱的时候,他特地跑到法兰特尔的家里来,郑重地给他们鞠了几个躬。 斯科特里的叔叔有自尊,但却不会为了这个就向之前那样拒绝哥哥一家的照顾。 因为多养一个孩子,着实是很花钱的。 而斯科特里虽然是不良少年,但他的成绩却是很好,每年的学费同样也是全免。 自家里出现了那样的意外,再加上搬迁到了距离法兰特尔家很远的下城区,斯科特里和法兰特尔也就渐渐疏远了开来。 即使是在一个学校,斯科特里也是会避开法兰特尔,不会和他做过多的交流。 两人就这样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 夕阳将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