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刚谢威安不在,任何初审不取的文章最后都要在正副主考官这里再过一遍。 谢威安刚刚不在,就只有程枫有这个权利可以判定一个考生“取”还是“不取”。 程枫表情一滞。 谢威安一项都不会特别关注某个考生,对任何人都很有距离感,怎么会突然问林凡。 但是程枫还是实话实说道,“已经批阅了,我判定的不取。” 谢威安一项冷峻的脸上依然看不到丝毫的情绪波动,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在骂人了。 老师那么用心教导他,甚至在第二场结束后就给他突击辅导策论。 按照老师的性格,不满意是绝对不会放林凡 离开的。 就这样林凡竟然会在策论上栽跟头? 林凡到底是何等愚笨。 “把林凡写的策论给我看看。”谢威安说道。 程枫朝周任利摆摆手,让他把林凡的试卷拿来。 谢威安很想看看林凡到底是写了多差的文章,真是枉费老师的良苦用心。 一想到老师为了教导林凡策论竟然都闭门谢客,让自己吃了闭门羹,最后就是个这样的结果,谢威安就更生气了。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谢威安的眸子微微颤动了一下。 这个角度是他不曾想过的。 林凡的文章从帝王与百姓的关系着手。 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像舟船与流水。水流平稳,舟船徜徉其上,波涛一起,就是船翻人亡。所以君主,应该谨记一点,时刻牢记安民,否则统治不稳。 谢威安的心跳加速。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想让国家富强昌盛就要处理好统治阶级和百姓的关系,团结百姓,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平等的站在统一战线的关系。 这些观点谢威安曾经想过,但都没有真正的写成文字或者说出来过。 仔细想想前朝不就是因为君主骄奢淫逸,荼毒百姓,将百姓压榨的太狠了,百姓就一定会造反,大齐国也是在一阵又一阵惊涛骇浪的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才有了今日的基业。 谢威安相信朝中一定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敢把这些话说出来,还是在乡试的第三场考试的时候。 这些话太直白了,不是每一个统治者都能接受。 第(2/3)页